| 引言 | 第1-11页 |
| 第一部分:文献研究 | 第11-45页 |
| 一、祖国医学对哮喘的认识 | 第11-28页 |
| (一) 古代医家对哮喘的认识 | 第11-16页 |
| 1.古代文献中有关哮喘的记载 | 第11-12页 |
| 2.古代医家对哮喘的病因病机和病位的认识 | 第12-13页 |
| 3.古代医家对哮喘的治疗方法 | 第13-15页 |
| 4.古代经典名方 | 第15页 |
| 5.古代国外中医家对哮喘的认识 | 第15-16页 |
| (二) 现代中医家对哮喘的认识 | 第16-28页 |
| 1.现代中医对哮喘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6-21页 |
| 2.现代中医的常用治法 | 第21-25页 |
| 3.其他疗法 | 第25-27页 |
| 4.现代国外医家对中医治疗哮喘的认识 | 第27-28页 |
| 二、现代医学对哮喘的认识 | 第28-45页 |
| (一) 哮喘的规范化防治 | 第28-29页 |
| 1.定义 | 第28页 |
| 2.诊疗规范 | 第28-29页 |
| (二) 哮喘的研究进展 | 第29-45页 |
| 1.流行病学 | 第29-31页 |
| 2.病因 | 第31-34页 |
| 3.发病机制 | 第34-40页 |
| 4.哮喘的防治进展 | 第40-45页 |
|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 第45-51页 |
| 一、研究方案 | 第45-48页 |
| (一) 病例来源 | 第45页 |
| (二) 病例选择标准 | 第45-46页 |
| (三) 研究方法 | 第46-47页 |
| (四) 疗效判定 | 第47-48页 |
| (五) 统计分析 | 第48页 |
| 二、观察结果 | 第48-51页 |
| 1 一般情况 | 第48页 |
| 2.射麻组和对照组总疗效比较 | 第48-49页 |
| 3 射麻组和对照组主要症状、体征疗效积分比较 | 第49页 |
| 4 射麻组和对照组外周血EOS水平治疗前后比较 | 第49页 |
| 5 射麻组和对照组外周血IgE水平治疗前后比较 | 第49-50页 |
| 6.射麻组和对照组肺功能治疗前后比较 | 第50页 |
| 7.射麻组和对照组外周血IL-5、IL-8水平前后比较 | 第50页 |
| 8.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比较 | 第50页 |
| 9.不良反应 | 第50-51页 |
| 第三部分:讨论 | 第51-58页 |
| 一、立法及组方依据 | 第51-52页 |
| 二、临床研究结果的分析及探讨 | 第52-56页 |
| 三、结论 | 第56-58页 |
| 第四部分:结语 | 第58-59页 |
| 第五部分: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 第六部分 附录 | 第64-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