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业动力、农村能源论文--拖拉机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结构、零部件论文

手扶拖拉机X型座椅的虚拟优化研究

前言第1-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手扶拖拉机的历史、现状与发展第9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2页
     ·研究背景第9-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非线性座椅减振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页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2-13页
     ·研究目的第12-13页
     ·研究内容第13页
   ·虚拟样机技术简介第13-15页
     ·虚拟样机技术概述第13-14页
     ·虚拟样机技术在农业机械领域的应用情况第14-15页
   ·本章小节第15-16页
第二章 乘坐舒适性的评价方法及路面不平度的三角级数模型第16-28页
   ·乘坐舒适性第16-17页
   ·人体对乘坐振动的反映第17-20页
     ·乘坐振动的机械效应——人体振动特性第17-18页
     ·乘坐振动的生理效应第18-20页
   ·主要评价方法第20-23页
     ·ISO2631国际标准简介第20-21页
     ·1/3倍频程分析对比法第21-22页
     ·总加权加速度有效值评价法:第22-23页
     ·疲劳-降低工效界限的暴露时间T_(FD)计算方法第23页
   ·时域内路面不平度的三角级数模拟第23-27页
     ·手扶拖拉机作业时整车振动激励分析第23-25页
     ·地面谱的确定第25-27页
   ·本章小节第27-28页
第三章 手扶拖拉机乘坐动力学建模仿真及分析第28-59页
   ·X座椅结构特点第28-29页
   ·X座椅的振动参数第29-32页
   ·手扶拖拉机乘坐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建立第32-36页
   ·手扶拖拉机虚拟样机的建模第36-45页
     ·ADAMS软件介绍第36-37页
     ·仿真过程第37-38页
     ·人-椅系统计算机仿真建模第38-41页
     ·后悬架虚拟模型第41-42页
     ·轮胎模型第42-43页
     ·整车虚拟样机的建立第43-44页
     ·样机模型的验证第44-45页
   ·手扶拖拉机乘坐舒适性仿真及结果分析第45-58页
     ·路面随机激励的选择第45页
     ·车速稳定的保持第45-46页
     ·没有减振座椅的整车时域及频域仿真分析第46-49页
     ·乘坐舒适性评价第49-50页
     ·装有X型减振座椅的整车仿真分析第50-57页
     ·结果分析第57-58页
   ·本章小节第58-59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0页
附录一 轮胎特性文件第60-61页
附录二 地面数据文件第61-63页
附录三 手扶拖拉机整机虚拟样机模型自检信息表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致谢第67-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及对血IL-6的影响
下一篇:险恶的环境,不屈的精神--海明威悲剧观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