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化学元素与无机化合物论文

Al2O3 、SiO2、TiO2-SiO2介孔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7页
 1.1 介孔材料的合成第10-14页
  1.1.1 硅基介孔材料的合成第10-11页
  1.1.2 非硅介孔材料的合成第11-12页
  1.1.3 介孔材料的合成机理第12-14页
 1.2 介孔材料孔径的控制第14-16页
  1.2.1 经典的孔径调变技术第14-15页
  1.2.2 使用新型模板技术调变孔径的方法第15-16页
 1.3 介孔材料的改性第16-18页
  1.3.1 介孔材料主—客体组装改性第16-17页
  1.3.2 有机—无机杂化改性第17-18页
 1.4 介孔材料的应用第18-20页
  1.4.1 在催化领域的应用第18-19页
  1.4.2 有序介孔材料在分离科学中的应用第19页
  1.4.3 在制备纳米材料上的应用第19-20页
 1.5 本论文的选题第20-21页
 参考文献第21-27页
第二章 大孔径介孔Al_2O_3的合成、表征和作为NO选择性还原催化剂载体的性能研究第27-39页
 2.1 实验部分第27-29页
  2.1.1 试剂及仪器第27-28页
  2.1.2 大孔径Al_2O_3介孔材料的制备第28页
  2.1.3 Pt/介孔Al_2O_3的制备第28-29页
  2.1.4 催化剂的表征第29页
  2.1.5 催化性能测试第29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29-36页
  2.2.1 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第32-35页
  2.2.2 作为催化剂载体的活性测试第35-36页
  2.2.3 γ—Al_2O_3制备原理第36页
 2.3 结论第36页
 参考文献第36-39页
第三章 囊泡状氨基功能化介孔SiO_2的制备及表征第39-49页
 3.1 实验部分第39-40页
  3.1.1 试剂及仪器第39页
  3.1.2 介孔SiO_2的制备第39-40页
  3.1.3 材料的表征第40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40-47页
  3.2.1 结构和形貌第40-43页
  3.2.2 FT—IR表征第43-45页
  3.2.3 氮气低温吸附表征第45-46页
  3.2.4 介孔结构和孔径的控制第46-47页
 3.3 结论第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第四章 氨基功能化介孔SiO_2膜的制备及固定DNA的研究第49-58页
 4.1 实验部分第49-52页
  4.1.1 试剂及仪器第49-50页
  4.1.2 —NH_2功能化介孔SiO_2膜的制备第50页
  4.1.3 DNA在功能化膜上的固定和EB标记第50-51页
  4.1.4 样品的表征第51-52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52-56页
  4.2.1 功能化SiO_2膜的表征第52-54页
  4.2.2 膜表面DNA的AFM观察第54-55页
  4.2.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表征第55-56页
 4.3 结论第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第五章 介孔TiO_2—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第58-74页
 5.1 实验部分第58-61页
  5.1.1 试剂及仪器第58-59页
  5.1.2 TiO_2—SiO_2材料的制备第59页
  5.1.3 材料的表征第59-60页
  5.1.4 光催化实验第60-61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61-71页
  5.2.1 介孔TiO_2—SiO_2的形貌和结构第61-68页
  5.2.2 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第68-70页
   5.2.2.1 不同Ti/Si比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第68-69页
   5.2.2.2 甲基橙溶液初始pH值对光催化的影响第69-70页
  5.2.3 TiO_2—SiO_2介孔材料的合成机理讨论第70-71页
 5.3 结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第六章 本论文结论第74-75页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完成的论文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西毛南族人群CSF1PO,TPOX,TH01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
下一篇:出版集团化现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