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21页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当前信息领域的NGN网络研究、开发概况 | 第9-14页 |
1.3 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 第14-16页 |
1.4 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技术及优缺点 | 第16-18页 |
1.5 通信网络技术的 IP分组化趋势 | 第18-21页 |
第二章 电信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IP化 | 第21-30页 |
2.1 传统电信网的不足及发展 | 第21-23页 |
2.2 NGN的驱动力及背景 | 第23-24页 |
2.3 NGN的定义、内容和特点 | 第24-28页 |
2.4 电信网络向NGN过渡的必然性 | 第28-30页 |
第三章 NGN技术的发展方向 | 第30-33页 |
第四章 NGN技术的应用及前景 | 第33-42页 |
4.1 综述 | 第33-34页 |
4.2 软交换技术在传统电信运营商网络中的应用 | 第34-37页 |
4.3 NGN切入层面 | 第37页 |
4.4 软交换技术在新兴电信运营商网络中的应用 | 第37-39页 |
4.5 软交换技术在无线网络中的应用 | 第39-42页 |
第五章 利用NGN技术构建电信级通信网 | 第42-45页 |
第六章 NGN技术的概念和内涵 | 第45-49页 |
6.1 NGN出现的背景和需求 | 第45-46页 |
6.2 NGN的定义 | 第46-49页 |
第七章 NGN的标准化问题 | 第49-53页 |
7.1 国际方面 | 第49-50页 |
7.2 国内方面 | 第50-53页 |
第八章 NGN的特征和体系结构 | 第53-75页 |
8.1 NGN的特征 | 第53页 |
8.2 从交换层面看 | 第53-55页 |
8.3 从基础传送层面看 | 第55-58页 |
8.4 光网络 | 第58-61页 |
8.5 全光网是下一代的新型网络 | 第61-62页 |
8.6 向新一代网络迈进 | 第62-67页 |
8.7 分层分布式的开放结构、业务平台与接口 | 第67-68页 |
8.8 多业务网络 | 第68-69页 |
8.9 NGN与PSTN、ISDN等的互通 | 第69-72页 |
8.10 NGN对移动通信的影响 | 第72-73页 |
8.11 NGN的体系结构 | 第73-75页 |
第九章 软交换与NGN | 第75-94页 |
9.1 软交换结构 | 第76-77页 |
9.2 宽带 IP网是NGN的核心 | 第77-78页 |
9.3 NGN对承载平台的要求 | 第78-81页 |
9.4 软交换接口与协议 | 第81-90页 |
9.5 开放的API接口 | 第90-91页 |
9.6 NGN网络安全问题 | 第91-94页 |
第十章 NGN的设备支持和技术发展情况及评价 | 第94-105页 |
10.1 西门子下一代网络解决方案—SURPASS | 第94-96页 |
10.2 华为NGN解决方案 | 第96-98页 |
10.3 北电公司下一代网络解决方案—Succession | 第98-101页 |
10.4 中兴公司下一代网络解决方案—ZTE Softswitch | 第101-103页 |
10.5 NGN技术发展展望及实施方案评价 | 第103-105页 |
第十一章 NGN实施案例分析与评价 | 第105-139页 |
11.1 综述 | 第105-106页 |
11.2 NGN技术在海外运营商的应用 | 第106-118页 |
11.3 NGN技术在国内运营商的应用及评价 | 第118-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4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42-143页 |
致谢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