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

山羊草属异源多倍体植物基因组进化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1页
1 引言第11-28页
 1.1 植物多倍体起源与分子进化的研究进展第11-23页
  1.1.1 异源多倍体植物起源第12-16页
  1.1.2 异源多倍体植物基因组进化第16-23页
 1.2 分子生物学在植物进化研究中的应用第23页
 1.3 山羊草属植物的研究概况第23-26页
 1.4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第26-28页
  1.4.1 用ISSR分子标记对基因组进化进行研究第27页
  1.4.2 Au反转录转座子片段进化的研究第27-28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8-39页
 2.1 实验材料第28页
  2.1.1 ISSR实验材料第28-30页
  2.1.2 Au反转录转座子片段克隆及测序实验材料第30-28页
 2.2 试剂与仪器第28-32页
 2.3 实验方法第32-39页
  2.3.1 植物总DNA的提取第32页
  2.3.2 ISSR实验的PCR反应体系和程序第32-33页
  2.3.3 ISSR引物的筛选第33页
  2.3.4 扩增产物的电泳分离和记录第33页
  2.3.5 数据处理第33-34页
  2.3.6 Au反转录转座子测序实验的PCR反应体系和程序第34-35页
  2.3.7 PCR产物的纯化第35-36页
  2.3.8 液体LB培养基的配制第36页
  2.3.9 连接反应体系第36页
  2.3.10 制备感受态细胞第36-37页
  2.3.11 转化到大肠杆菌第37-38页
  2.3.12 双酶切反应体系第38页
  2.3.13 测序第38页
  2.3.14 相似性分析第38页
  2.3.15 聚类分析第38页
  2.3.16 Jukes-Cantor值第38-39页
3 实验结果第39-53页
 3.1 植物总DNA的提取第39页
 3.2 ISSR实验结果第39-44页
  3.2.1 引物选择第39-42页
  3.2.2 遗传相似性第42页
  3.2.3 聚类分析第42-44页
 3.3 Au反转录转座子测序实验结果第44-53页
  3.3.1 Au反转录转座子PCR扩增实验结果第44-45页
  3.3.2 部分物种的Au反转录转座子质粒双酶切实验结果第45页
  3.3.3 山羊草中Au家族元件的进化特征第45-46页
  3.3.4 遗传相似性分析第46页
  3.3.5 聚类分析第46-48页
  3.3.6 物种特异的序列第48-53页
4 讨论第53-59页
 4.1 山羊草属异源多倍体基因组的进化第53-55页
 4.2 山羊草属Au反转录转座子家族成员的进化特征第55-59页
参考文献第59-72页
在读期间发表和投稿论文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耕地资源价值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下一篇: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我国大型体育场设计问题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