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轮廓车载“动中通”系统性能改进方案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9-10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0页 |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动中通”系统 | 第12-26页 |
·“动中通”系统组成 | 第12-16页 |
·监控功能 | 第12-13页 |
·伺服控制功能 | 第13-14页 |
·射频收发功能 | 第14-16页 |
·“动中通”系统工作方式 | 第16-25页 |
·伺服控制系统工作方式 | 第16-17页 |
·天线运动及性能计算公式 | 第17-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系统机械结构改进 | 第26-32页 |
·系统原机械结构设计 | 第26-28页 |
·系统俯仰传动机械结构改进 | 第28-29页 |
·系统俯仰传动改进前后的比较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系统硬件设计改进 | 第32-49页 |
·系统原硬件设计 | 第32-44页 |
·控制器模块 | 第32-33页 |
·电源模块 | 第33-34页 |
·串口通信模块 | 第34-35页 |
·存储模块 | 第35页 |
·传感器模块 | 第35-39页 |
·模数转换模块 | 第39-40页 |
·电机选型及驱动模块 | 第40-42页 |
·卫星信号采集模块 | 第42-44页 |
·系统硬件电路改进 | 第44-48页 |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的改进 | 第44-45页 |
·极化电位器的改进 | 第45-47页 |
·极化电机的改进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系统软件算法改进 | 第49-65页 |
·系统原软件设计 | 第49-57页 |
·软件开发环境及要求 | 第49页 |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9-50页 |
·随动系统软件 | 第50-51页 |
·监控系统软件 | 第51-52页 |
·控制系统软件 | 第52-57页 |
·软件设计改进方案 | 第57-64页 |
·传感器数据采集滤波算法改进 | 第57-62页 |
·系统 PID 算法改进 | 第62-63页 |
·系统角速度传感器零点漂移补偿算法 | 第63页 |
·系统圆锥扫描算法改进方案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系统性能改进前后比较 | 第65-68页 |
·系统改进后性能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实践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