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国内贸易经济论文--服务业论文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统计分析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1-12页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2页
 1.5 论文框架第12-13页
 1.6 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第13-14页
第2章 第三产业发展理论概述第14-21页
 2.1 第三产业的概念界定及其理论渊源第14-15页
 2.2 第三产业的实践划分第15-17页
 2.3 第三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变动趋势第17-18页
  2.3.1 第三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第17-18页
  2.3.2 第三产业的发展趋势第18页
 2.4 第三产业的地位和作用第18-21页
  2.4.1 第三产业的地位第18-19页
  2.4.2 第三产业的作用第19-21页
第3章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现状分析及国际比较第21-33页
 3.1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回顾及特点第21-24页
  3.1.1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第21-23页
  3.1.2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特点第23-24页
 3.2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态势分析第24-27页
  3.2.1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第24-25页
  3.2.2 新形势下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态势第25-27页
 3.3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第27-29页
  3.3.1 我国第三产业总体发展趋势的国际比较第27页
  3.3.2 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发展状况的国际比较第27-28页
  3.3.3 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及国际竞争力状况的国际比较第28-29页
 3.4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29-33页
  3.4.1 各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第29-30页
  3.4.2 第三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第30-31页
  3.4.3 区域间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的趋势在增强第31-33页
第4章 我国第三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研究第33-43页
 4.1 我国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分析第33-37页
  4.1.1 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模式第33-35页
  4.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状况第35-36页
  4.1.3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发展趋势预测第36-37页
 4.2 我国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结构发展水平分析第37-43页
  4.2.1 第三产业内部的四个层次第37-38页
  4.2.2 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规律的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第38-40页
  4.2.3 我国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结构演变特征第40-41页
  4.2.4 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的方向与启示第41-43页
第5章 我国第三产业区域发展水平研究第43-55页
 5.1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分析第43-47页
  5.1.1 第三产业增加值区域发展水平分析第43-46页
  5.1.2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区域发展水平分析第46-47页
 5.2 我国各地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第47-55页
  5.2.1 符合我国国情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8-49页
  5.2.2 评价方法的选取第49-50页
  5.2.3 我国各地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第50-55页
第6章 提高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对策和建议第55-61页
 6.1 突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地位,提高我国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第55-57页
  6.1.1 改革经济体制,破除垄断,大力开拓各类市场第55-56页
  6.1.2 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第56页
  6.1.3 加快促进农业产业化第56页
  6.1.4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第56-57页
 6.2 促进第三产业结构优化第57-59页
  6.2.1 抓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第58页
  6.2.2 大力发展新兴第三产业第58页
  6.2.3 继续发展改造传统第三产业第58页
  6.2.4 促进第三产业的对外开放第58-59页
 6.3 调整第三产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促进第三产业的全面进步第59-61页
  6.3.1 改善第三产业欠发达区域的宏观经济环境第59页
  6.3.2 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目标、有所侧重地发展第59-60页
  6.3.3 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资源优势,促进第三产业中优势行业发展第60-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第66-67页
附录B 因子分析原始数据表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违反强制性规定契约效力研究
下一篇:受贿罪若干争议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