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我国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探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环境信息公开基本理论第9-22页
 第一节 环境信息公开相关概念辨析第9-13页
  一、信息的含义第9-10页
  二、环境信息的含义第10-11页
  三、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学界定第11-13页
 第二节 环境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第13-19页
  一、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第13-16页
  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第16-18页
  三、公众环境知情权第18-19页
 第三节 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立法概况第19-22页
  一、非专门性法律中的环境信息公开的规定第19-21页
  二、环境信息公开专门立法第21-22页
第二章 国外环境信息公开立法及实践第22-35页
 第一节 美国环境信息公开立法和实践第24-27页
  一、美国环境信息公开相关立法第24-26页
  二、美国有毒物质排放清单及其实践情况第26-27页
 第二节 欧盟环境信息公开立法第27-32页
  一、关于环境信息公开的欧盟成员国内立法第28-29页
  二、欧盟关于环境信息公开的指令和公约第29-32页
 第三节 印度尼西亚环境信息公开立法和实践第32-35页
  一、印度尼西亚环境信息公开相关立法第32页
  二、印度尼西亚工业污染控制评价和评级计划第32-35页
第三章 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立法缺陷第35-43页
 第一节 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立法缺陷第36-39页
  一、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不够全面第36-37页
  二、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过于笼统第37-38页
  三、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程序和公开方式有待细化第38-39页
 第二节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立法缺陷第39-41页
  一、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范围和信息范围过窄第39-40页
  二、缺乏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公开规定第40页
  三、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裁第40-41页
 第三节 我国公众环境知情权立法缺陷第41-43页
  一、公众环境信息知情权尚未在立法中得以明确第41-42页
  二、公众环境信息知情权缺乏有效的救济机制第42-43页
第四章 我国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完善第43-50页
 第一节 完善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立法层级和立法模式第43-44页
  一、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立法层级的完善第43页
  二、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立法模式的选择第43-44页
 第二节 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完善第44-46页
  一、拓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范围第44-45页
  二、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环境信息范围第45页
  三、细化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程序和公开方式第45-46页
 第三节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完善第46-48页
  一、完善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范围和信息范围第46-47页
  二、设专章规定企业突发性环境事件的信息公开第47-48页
  三、加强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监督和制裁力度第48页
 第四节 我国公众环境信息知情权法律制度的完善第48-50页
  一、明确公众的环境信息知情权第48-49页
  二、完善公众环境信息知情权的救济机制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附录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生态哲学研究--唯物史观创新视角
下一篇:污染企业的入驻与村民环境行为的实践逻辑--西部KE市BH村实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