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应用心理学论文

后现代社会治疗理论与实践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10页
一、前言第10-12页
 1.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二、社会治疗第12-42页
 1. 社会治疗源起第12-13页
 2. 开创者第13-15页
   ·纽曼第13-14页
   ·赫尔兹曼第14-15页
   ·赫尔兹曼和纽曼第15页
 3. 兴起背景第15-24页
   ·文化背景第15-17页
     ·文化因素的作用第15-16页
     ·后现代文化思潮的激发第16-17页
       ·去中心化的重构第16-17页
       ·确定性的消解与创造性的推崇第17页
       ·多元化的转向第17页
   ·哲学背景:维特根斯坦的心理哲学第17-21页
     ·哲学观的革命第17-18页
     ·方法论的创新第18-19页
     ·对“私人语言”的批判第19页
     ·对科学主义思维方式的反驳第19-20页
     ·生活形式与社会治疗第20-21页
   ·心理学背景: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第21-24页
     ·方法论的创新与社会治疗第21-23页
     ·ZPD 与社会治疗第23-24页
 4. 对现代治疗理论的批判与重构第24-27页
   ·对个人理性主义的批判第24页
   ·对诊断模式的批判第24-25页
   ·对适应性目的的批判第25-26页
   ·对现代心理治疗的重构第26-27页
 5. 主要理论观点第27-30页
   ·表演理论第27-28页
   ·表演和治疗第28-29页
   ·活动和表演第29页
   ·表演谈话第29-30页
 6. 社会治疗的基本特征第30-33页
   ·非诊断性第30-31页
   ·发展性第31页
   ·社会性第31页
   ·团体性第31-32页
   ·精神性第32-33页
 7. 社会治疗的过程第33-37页
   ·团体开始第33-34页
   ·关注团体第34页
   ·自由和参与第34-35页
   ·创造共享经验第35-36页
   ·把某人带入团体第36页
   ·倾听第36-37页
   ·形成直觉第37页
 8. 案例分析第37-42页
   ·案例1:对一个四岁小男孩异常行为的剧本表演治疗第37-39页
   ·案例2:对一位高中生学习焦虑的表演谈话治疗第39-42页
三、社会治疗面临的主要问题第42-45页
 1. 性别社会角色的偏见第42页
 2. 认知偏见第42-43页
 3. 脆弱的来访者第43页
 4. 沉默的来访者第43-44页
 5. 戏剧性的来访者第44页
 6. 危机情境第44-45页
四、对社会治疗的评价第45-50页
 1.积极意义第45-46页
 2.局限性第46-47页
 3.同其他团体治疗的主要区别第47-48页
 4.本土化思考第48-50页
结语第50-52页
注释第52-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第58-59页
后记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英汉叙述语篇人称指称对比分析
下一篇:培养理工科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