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英文縮略语 | 第12-1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1 病因病机 | 第13-14页 |
2 中医药内治法 | 第14-16页 |
·辨证分期施治 | 第14-15页 |
·专方验方治疗 | 第15-16页 |
·中成药治疗 | 第16页 |
3 中医药外治法 | 第16-17页 |
4 中药作用机理研究 | 第17页 |
5 小结 | 第17-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1页 |
第二部分 理论探讨 | 第21-33页 |
理论探讨一 浅谈丹参在痹证治疗中的应用 | 第21-26页 |
1 中医古籍对丹参的论述 | 第21-23页 |
·东汉时期 | 第21页 |
·魏晋南北朝时期 | 第21页 |
·唐宋时期 | 第21-22页 |
·明清时期 | 第22-23页 |
2 现代医家对丹参的应用 | 第23-24页 |
3 丹参现代研究 | 第24页 |
4 小结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6页 |
理论探讨二 BMP与强直性脊柱炎病理性成骨 | 第26-33页 |
1 BMP结构、功能及信号转导路径 | 第26-27页 |
·BMP结构 | 第26页 |
·BMP生物学功能 | 第26-27页 |
·BMP信号通路 | 第27页 |
2 BMP成骨作用 | 第27页 |
3 AS骨化靶细胞 | 第27-28页 |
4 BMP在AS骨化中的研究 | 第28页 |
5 小结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3页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第33-59页 |
前言 | 第33-34页 |
实验研究一 髋关节囊成纤维细胞系建立与鉴定 | 第34-4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主要试剂 | 第34页 |
·主要仪器 | 第3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成纤维细胞标本来源与组织取材 | 第34-35页 |
·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 | 第35页 |
·细胞贴壁观察 | 第35页 |
·细胞传代培养 | 第35页 |
·CCK-8检测细胞增殖 | 第35页 |
·细胞来源鉴定 | 第35-36页 |
3 结果 | 第36-43页 |
·细胞生长及形态特征 | 第36-39页 |
·细胞贴壁特性 | 第39-40页 |
·细胞增殖状态及生长曲线 | 第40-41页 |
·细胞来源鉴定 | 第41-43页 |
4 讨论 | 第43页 |
·成纤维细胞来源及功能特点 | 第43页 |
·成纤维细胞成骨潜能 | 第43页 |
·AS骨化靶细胞 | 第43页 |
5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实验研究二 丹参酮ⅡA体外实验最佳浓度的确定 | 第47-52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7页 |
·主要试剂 | 第47页 |
·主要仪器 | 第4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标本来源与组织取材 | 第47页 |
·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 | 第47页 |
·细胞贴壁观察 | 第47页 |
·细胞传代 | 第47-48页 |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 第48页 |
3 结果 | 第48-49页 |
4 讨论 | 第49-50页 |
5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实验研究三 丹参酮ⅡA对强直性脊柱炎成纤维细胞BMP/Smad通路的影响 | 第52-58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2-53页 |
·主要试剂 | 第52-53页 |
·主要仪器 | 第5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3-54页 |
·标本来源与组织取材 | 第53页 |
·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 | 第53页 |
·细胞贴壁观察 | 第53页 |
·细胞传代 | 第53页 |
·细胞蛋白提取 | 第53页 |
·蛋白浓度测定 | 第53-54页 |
·制备SDS-PAGE凝胶 | 第54页 |
·SDS-PAGE电泳 | 第54页 |
·转膜 | 第54页 |
·杂交与染色 | 第54页 |
3 结果 | 第54-57页 |
·Smad1蛋白表达 | 第54-55页 |
·pSmad5蛋白表达 | 第55-56页 |
·Smad4蛋白表达 | 第56页 |
·Cbfa-1蛋白表达 | 第56-57页 |
4 讨论 | 第57页 |
5 结论 | 第57-58页 |
实验研究小结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