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论假冒注册商标罪

序言第1-10页
一、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立法沿革第10-13页
 (一) 我国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立法沿革第10页
 (二) 国外的立法比较第10-13页
二、 假冒注册商标罪及其构成要件第13-26页
 (一) 关于本罪的犯罪客体第13-16页
  1 、 关于假冒注册商标罪侵犯的客体的争论第13页
  2 、 假冒注册商标罪犯罪客体的内容第13-14页
  3 、 假冒注册商标罪侵犯的对象第14-16页
 (二) 关于犯罪客观方面第16-21页
  1 、 对“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的理解第16-17页
  2 、 对“同一种商品”的理解第17页
  3 、 对“使用”行为的理解第17-18页
  4 、 何为“相同的商标”第18-19页
  5 、 对“情节严重”的理解第19-21页
  6 、 关于反向假冒注册商标问题第21页
 (三) 关于犯罪主体第21页
 (四) 关于犯罪主观方面第21-26页
  1 、 假冒注册商标罪能否由间接故意构成第21-23页
  2 、 假冒注册商标罪是否要求具备特定的犯罪目的第23页
  3 、 对“明知”的理解第23-26页
三、 侵犯注册商标权犯罪的司法认定第26-30页
 (一) 既遂与未遂的区分第26-27页
 (二) 本罪与他罪的区别第27-28页
  1 、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侵犯注册商标权犯罪的区别第27页
  2 、 本罪与诈骗罪的界限第27-28页
 (三) 一罪与数罪第28页
 (四) 共同犯罪问题第28-30页
四、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刑罚适用第30-32页
 (一)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之罚则第30页
 (二) 我国对于自然人和单位犯本罪的处罚第30-31页
 (三) 侵犯商标权犯罪的起诉方式第31-32页
五、 对完善我国商标权刑法保护的思考第32-36页
 (一) 应扩大商标权刑法保护的对象范围第32页
 (二) 关于“情节严重”的规定第32-33页
 (三) 关于网络商标权的刑法保护第33-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书目第37-38页
后记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代哈密地面研究
下一篇:军医大学科研仪器设备知识地图构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