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在递增负荷游泳运动中体内有氧氧化向无氧代谢转变机制的初探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7-16页 |
·无氧阈的历史回顾 | 第7-8页 |
·无氧阈的提出及发展 | 第8-10页 |
·无氧阈理论的应用阶段 | 第10-13页 |
·无氧阈理论争论阶段 | 第13-14页 |
·无氧阈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2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8页 |
3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8-23页 |
·实验动物的饲养 | 第18页 |
·实验方法 | 第18-20页 |
·大鼠训练的方式 | 第18页 |
·确定大鼠乳酸拐点强度 | 第18-19页 |
·正式实验阶段 | 第19-20页 |
·血样的处理 | 第20页 |
·血乳酸的测定 | 第20页 |
·血丙酮酸测试 | 第20页 |
·血气指标的测定 | 第20页 |
·实验试剂 | 第20-22页 |
·试剂名称 | 第20-21页 |
·试剂配置方法 | 第21-22页 |
·丙酮酸测定的操作方法 | 第22页 |
·丙酮酸测定方法 | 第22页 |
·丙酮酸数值的计算 | 第22页 |
·实验器材 | 第22-23页 |
·数据的统计处理 | 第23页 |
4 研究结果 | 第23-28页 |
·对照组与负荷组在递增负荷游泳中血乳酸变化曲线图 | 第23-24页 |
·血乳酸指标的变化比较 | 第24-25页 |
·血丙酮酸指标的比较 | 第25-26页 |
·静脉血乳酸与血丙酮酸的比较 | 第26-27页 |
·PO_2变化的比较 | 第27页 |
·静脉血乳酸与氧分压的相关分析 | 第27-28页 |
5 分析与讨论 | 第28-33页 |
·建立大鼠递增负荷运动模型 | 第28-29页 |
·血乳酸的分析 | 第29页 |
·血丙酮酸的分析 | 第29-30页 |
·PO_2指标的分析 | 第30-31页 |
·血丙酮酸、血乳酸与氧分压的分析 | 第31页 |
·供能和耗能不匹配是代谢方式转变的动因 | 第31-33页 |
6 结论 | 第33-34页 |
7 参考文献 | 第34-41页 |
缩略词表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