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光散射技术在核酸分析上的应用
| 1 引言 | 第1-20页 |
| ·DNA的光谱分析研究 | 第10-13页 |
| ·光度分析 | 第10页 |
| ·荧光分析法 | 第10-11页 |
| ·共振光散射在核酸分析上的应用 | 第11-13页 |
| ·小分子物质与DNA的相互作用 | 第13-17页 |
| ·抗癌药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13-14页 |
| ·阿霉素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14-16页 |
| ·多胺与DNA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16-17页 |
| ·共振光散射技术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 2 DNA在有机酸介质中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 | 第20-31页 |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 ·主要仪器 | 第20页 |
|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 ·试验方法 | 第20-2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2-30页 |
| ·DNA在有机酸中的共振散射对比实验 | 第22-25页 |
| ·共振散射光谱对比 | 第22页 |
| ·酸浓度对光散射强度的影响 | 第22-24页 |
| ·时间对光散射强度的影响 | 第24-25页 |
| ·三氯乙酸测定DNA的研究 | 第25-30页 |
| ·离子强度的影响 | 第25-26页 |
| ·核酸的粒子形状和大小 | 第26页 |
| ·线性范围、检出限及精密度的测定 | 第26-27页 |
| ·共存物的干扰 | 第27-30页 |
| ·合成样品的测定 | 第30页 |
| ·讨论 | 第30-31页 |
| 3 阿霉素与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研究 | 第31-41页 |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 ·主要仪器 | 第31页 |
| ·主要试剂 | 第31-32页 |
| ·试验方法 | 第32-33页 |
| ·试验结果 | 第33-40页 |
| ·阿霉素与DNA作用的吸收光谱 | 第33页 |
| ·阿霉素与DNA作用的荧光光谱 | 第33-34页 |
| ·阿霉素与DNA作用的共振散射光谱 | 第34-35页 |
| ·pH值对体系光散射强度的影响 | 第35页 |
| ·阿霉素浓度对光散射强度的影响 | 第35页 |
| ·时间对光散射强度的影响 | 第35-37页 |
| ·离子强度的影响 | 第37页 |
| ·线性范围、检出限的测定 | 第37-38页 |
| ·共存物的干扰 | 第38-40页 |
| ·讨论 | 第40-41页 |
| 4 多胺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41-50页 |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 ·主要仪器 | 第41页 |
| ·主要试剂 | 第41-42页 |
| ·试验方法 | 第42-43页 |
| ·试验结果 | 第43-48页 |
| ·多胺与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 | 第43页 |
| ·精胺与DNA作用的紫外和荧光光谱 | 第43-44页 |
| ·pH值对体系光散射强度的影响 | 第44页 |
| ·精胺浓度对光散射强度的影响 | 第44-46页 |
| ·时间对光散射强度的影响 | 第46页 |
| ·离子强度的影响 | 第46页 |
| ·线性范围、检出限的测定 | 第46-47页 |
| ·共存物质对体系测定的干扰 | 第47-48页 |
| ·讨论 | 第48-50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 ·结论 | 第50页 |
| ·展望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60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78页 |
| 作者简历 | 第78-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