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文教区规划论文

研究型大学校园创新空间规划设计研究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2页
1 绪论第12-24页
   ·研究背景第12-14页
     ·学习经历第12页
     ·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转变第12-13页
     ·新建大学校园的契机第13-14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研究目的第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研究范围及内容第15-19页
     ·题目界定第15页
     ·论文涉及的基本概念及内涵第15-18页
     ·研究内容第18-19页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9-21页
     ·研究方法第19-20页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研究的理论依据第21-24页
     ·创新空间理论第21-22页
     ·精明增长理论第22页
     ·场所精神与环境行为学第22-24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4-36页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研究现状第24-29页
     ·国外第24-25页
     ·国内第25-29页
   ·研究型大学规划设计发展现状第29-32页
     ·国外第29-30页
     ·国内第30-32页
   ·创新空间研究现状第32-35页
     ·国外第32-34页
     ·国内第34-35页
   ·小结第35-36页
3 研究型大学办学理念下的创新空间第36-44页
   ·研究型大学与创新的关系第36-39页
     ·研究型大学办学理念及特点第36-37页
     ·研究型大学的创新特质第37-39页
   ·研究型大学校园创新空间的组成第39-40页
     ·城市创新空间组群的组成部分第39页
     ·建筑创新空间第39页
     ·室外创新空间第39-40页
   ·创新空间的创新机制第40-42页
     ·“集成创新”机制第40-41页
     ·创新网络机制和创新系统第41-42页
   ·研究型大学校园创新空间的形态第42页
   ·小结第42-44页
4 研究型大学校园创新空间的选址第44-54页
   ·研究型大学校园创新空间选址的基础第44-46页
     ·城市规划要求第44页
     ·学校自身的定位第44-45页
     ·创新空间的特点第45-46页
   ·研究型大学校园创新空间的选址需求第46-48页
     ·满足创新人才培养及工作的选址需求第46页
     ·促进创新研发活动的选址需求第46-47页
     ·利于创新服务社会的选址需求第47-48页
   ·研究型大学校园创新空间的选址策略第48-52页
     ·智力密集度高第48-49页
     ·依托大城市第49-51页
     ·充足的创新扩散空间第51页
     ·基础设施完备第51页
     ·生态环境优良第51-52页
   ·小结第52-54页
5 研究型大学校园的建筑创新空间研究第54-72页
   ·研究型大学创新研发型建筑创新空间的需求第54-57页
     ·满足创新人才培养及工作的建筑需求第54-55页
     ·促进创新研发活动的建筑需求第55-56页
     ·利于创新服务社会的建筑需求第56-57页
   ·创新研发型建筑布局手法第57-62页
     ·创新研发型建筑的选址第57页
     ·创新研发型建筑布局模式第57-62页
   ·创新研发型建筑内部空间设计手法第62-71页
     ·创新研发型建筑空间组合模式第62-65页
     ·室内创新空间单元组合第65-67页
     ·创新功能空间设计研究第67-71页
   ·小结第71-72页
6 研究型大学校园的室外创新空间研究第72-90页
   ·研究型大学创新空间的室外环境需求第72-73页
     ·满足创新人才培养及工作的室外环境需求第72页
     ·促进创新研发活动的室外环境需求第72-73页
     ·利于创新服务社会的室外环境需求第73页
   ·室外创新空间的构建第73-75页
     ·细胞概念第73-74页
     ·室外创新空间的构成第74-75页
   ·室外创新空间体系研究第75-87页
     ·创新的源泉空间第75-79页
     ·创新流通网络第79-83页
     ·创新空间边界第83-87页
   ·小结第87-90页
7 北京交通大学平谷新校区创新空间规划策略第90-98页
   ·项目背景第90页
   ·创新空间规划策略第90-96页
     ·研究型大学校园创新空间选址第90-93页
     ·建筑创新空间规划第93-95页
     ·室外创新空间规划第95-96页
   ·小结第96-98页
8 结论第98-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4页
作者简历第104-10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型钢混凝土支座节点拉弯静力性能研究
下一篇:焦作太极体育馆屋盖结构选型及受力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