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区域地下水数值模拟--以华北滏阳河平原区为例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4页 |
| ·华北地区地下水情势 | 第11-13页 |
| ·研究区地下水情势 | 第13-14页 |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21页 |
| ·地下水模型与模拟研究发展概况 | 第14页 |
| ·地下水模型与模拟的发展阶段 | 第14-15页 |
| ·国内外地下水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 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1-2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基本概况 | 第23-28页 |
| 1 自然地理状况 | 第23-24页 |
| 2 社会经济状况 | 第24-26页 |
| 3 资源特点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大埋深地下水补给过程实验分析 | 第28-38页 |
| 1 地下水补给过程室内实验 | 第28-36页 |
| ·实验目的 | 第28-29页 |
| ·实验条件 | 第29页 |
| ·实验过程 | 第29-30页 |
| ·主要实验结果 | 第30-32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2-36页 |
| 2 大埋深地下水补给机理探讨 | 第36-38页 |
| ·大埋深地下水补给机理探讨 | 第36页 |
| ·非饱和带的特征区段 | 第36-37页 |
| ·主要实验结论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大区域地下水初始水位的推定 | 第38-51页 |
| 1 初始条件的基本概念及研究动态 | 第38-39页 |
| 2 大区域地下水位推定的修正RK方法 | 第39-42页 |
| ·修正RK方法 | 第39-40页 |
| ·残差的推定 | 第40页 |
| ·变异函数 | 第40-42页 |
| 3 滏阳河初始水位流场的推定 | 第42-51页 |
| ·区域概况 | 第42-43页 |
| ·地下水位与地形标高之间的相关性及河流水位的利用 | 第43-44页 |
| ·趋势方程 | 第44-45页 |
| ·残差的正态性分析及研究区残差的推定 | 第45-47页 |
| ·结果及讨论 | 第47-50页 |
| ·主要结论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地下水系统的数值模拟及应用 | 第51-62页 |
| 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第51-56页 |
| ·计算区含水层系统结构的概化及水动力条件的概化 | 第51页 |
| ·初始条件的概化: | 第51页 |
| ·边界条件的确定与概化 | 第51-52页 |
| ·源汇项的确定与概化 | 第52-55页 |
| ·水文地质参数的率定 | 第55-56页 |
| 2 数值模型的建立和识别验证 | 第56-59页 |
| ·数值模型 | 第56-57页 |
| ·研究区地下水流场的模拟 | 第57-59页 |
| 3 降水入渗系数对研究区地下水流动的影响 | 第59-62页 |
| 总结和展望 | 第62-64页 |
| 附录 | 第64-76页 |
| 1 土水势概念 | 第64-68页 |
| 2 变异函数及结构分析 | 第68-71页 |
| 3 三角形单元迦辽金有限元法 | 第71-76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 后记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