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前言 | 第12-16页 |
第一部分 稻瘟病菌的培养及粗毒液的毒性测定 | 第16-24页 |
1 材料及方法 | 第16-17页 |
·稻瘟病菌的培养 | 第16页 |
·进行预培养的菌种及来源 | 第16页 |
·利用Capak、MS培养液培养稻瘟病菌 | 第16页 |
·培养方法 | 第16页 |
·粗毒素液的提取 | 第16-17页 |
·粗毒素液毒性测定 | 第17页 |
·农大3号水稻种子进行毒性测定 | 第17页 |
·粗毒素毒性的测定方法 | 第17页 |
·稻瘟病菌孢子体的培养 | 第1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7-23页 |
·液体培养的稻瘟病菌的一些性状表现 | 第17-19页 |
·稻瘟病菌毒性的测定及分析 | 第19-23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23-24页 |
·结论 | 第23页 |
·讨论 | 第23-24页 |
第二部分 稻瘟病菌粗毒素对水稻组织培养的影响及抗性筛选 | 第24-46页 |
1 材料及方法 | 第24-28页 |
·供试品种及来源 | 第24页 |
·稻瘟病菌粗毒素液对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影响 | 第24-25页 |
·稻瘟病菌粗毒素浸泡水稻成熟胚对水稻出芽及组织培养的影响 | 第24页 |
·培养基中加入稻瘟病菌毒素对成熟胚诱导及分化的影响 | 第24页 |
·用稻瘟病粗毒素浸泡水稻愈伤组织对成苗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在正在培养的愈伤上滴上不同量的病瘟病菌粗毒素,观察愈伤的生长状况 | 第25页 |
·稻瘟病菌粗毒素对水稻幼穗处理的影响 | 第25-26页 |
·稻瘟病菌粗毒素浸泡幼穗后对诱导及分化的影响 | 第25页 |
·培养基中加入稻瘟病菌粗毒素对幼穗诱导及分化的影响 | 第25页 |
·用稻瘟病粗毒素浸泡水稻幼穗愈伤组织对分化率的影响 | 第25-26页 |
·稻瘟病菌粗毒素对水稻幼胚组织培养的影响 | 第26-27页 |
·培养基中加入稻瘟病菌粗毒素对水稻幼胚诱导及分化的影响 | 第26-27页 |
·再生植株的抗病性鉴定 | 第27-2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8-44页 |
·稻瘟病菌粗毒素提取液对水稻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影响 | 第28-36页 |
·稻瘟病菌粗毒素提取液对成熟胚发芽的影响 | 第28-29页 |
·稻瘟病菌粗毒素提取液浸泡过的成熟胚愈伤诱导及分化情况 | 第29-31页 |
·培养基中含有粗毒素对愈伤诱导的影响 | 第31-33页 |
·培养基上加入毒素对愈伤生长的作用 | 第33-34页 |
·用毒素浸泡成熟胚所产生的愈伤的分化成苗情况 | 第34-35页 |
·成熟胚诱导培养培养基中加入毒素的愈伤分化情况分析 | 第35页 |
·稻瘟病菌粗毒素液浸泡后的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分化出苗情况 | 第35-36页 |
·诱导培养基上加入毒素处理对愈伤分化的影响 | 第36页 |
·稻瘟病菌粗毒素提取液对水稻幼穗组织培养的研究 | 第36-41页 |
·毒素浸泡水稻幼穗对愈伤诱导的影响 | 第36-38页 |
·培养基中含有毒素对幼穗组织培养的影响 | 第38-39页 |
·用不同浓度的瘟病菌粗毒素液浸泡处理后的幼穗愈伤的分化出苗 | 第39-40页 |
·含有不同浓度毒素的诱导培养基中幼穗愈伤分化成苗情况 | 第40页 |
·含有不同浓度毒素的分化培养基中幼穗愈伤分化成苗情况 | 第40-41页 |
·稻瘟病菌粗毒素对水稻幼胚组织培养的影响 | 第41-44页 |
·含有毒素的诱导培养基对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的情况 | 第41-42页 |
·含有毒素的诱导培养基诱导的幼胚愈伤组织分化成苗情况 | 第42-43页 |
·幼胚愈伤组织在含有毒素的分化培养基上分化成苗情况 | 第43-44页 |
3 抗病性鉴定 | 第44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4-46页 |
图版说明 | 第46-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