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农药防治(化学防治)论文--植物化学保护理论论文

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对三唑磷和杀虫单抗性遗传分析及对氟虫腈抗性风险评估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6-36页
 1 近年水稻二化螟种群回升与大发生情况第16-17页
 2 种群回升与大发生原因分析第17-20页
  2.1 种植结构与耕作制度变化第18页
  2.2 水稻品种第18-19页
  2.3 耕作栽培和收割方法改变第19页
  2.4 化学防治效果差,对种群控制减弱第19页
  2.5 气候第19-20页
  2.6 天敌第20页
 3 水稻二化螟防治:历史、现状与问题第20-22页
 4 二化螟抗药性发生演变与研究进展第22-27页
  4.1 抗药性监测方法第22-23页
  4.2 二化螟抗药性发生概况第23-25页
  4.3 二化螟抗药性机理第25-26页
  4.4 二化螟抗药性遗传第26-27页
 5 水稻二化螟抗药性治理第27-28页
 6 氟虫腈作用机理及抗性研究现状第28-33页
  6.1 氟虫腈在水稻上的应用及作用特点第28-29页
  6.2 GABA受体结构与生理第29-30页
  6.3 杀虫剂对GABA受体的作用第30页
  6.4 昆虫对氟虫腈的抗(耐)药性第30-32页
  6.5 氟虫腈的代谢及与活性的关系第32-33页
 7 杀虫剂抗性风险评估的意义与方法第33-34页
 8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及目的意义第34-36页
第二章 水稻二化螟抗药性检测与监测第36-5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6-38页
  1.1 试虫第36-37页
  1.2 供试药剂第37页
  1.3 抗药性测定方法第37-3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8-47页
  2.1 敏感基线第38-39页
  2.2 不同种群对氟虫腈和阿维菌素的敏感性第39-42页
  2.3 二化螟不同种群对三唑磷的敏感性或抗性第42-43页
  2.4 二化螟不同种群对杀虫单的抗性监测第43-44页
  2.5 2002年江苏省10县(市)二化螟对四种杀虫剂的抗性监测第44-45页
  2.6 年度间抗药性变化及抗药性稳定性第45-47页
 3 讨论第47-51页
第三章 二化螟对三唑磷抗性现实遗传力第51-6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2-54页
  1.1 试虫第52页
  1.2 供试药剂第52页
  1.3 药剂筛选方法第52页
  1.4 生物测定第52页
  1.5 抗性现实遗传力的估算第52-53页
  1.6 抗性遗传分析方法第53-5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4-64页
  2.1 平阳(PY)二化螟种群对三唑磷的抗性现实遗传力第54-56页
  2.2 瑞安(RA-t)品系对三唑磷抗性遗传第56-58页
  2.3 平阳(PY-t)品系对三唑磷抗性遗传第58-64页
 3 讨论第64-66页
第四章 二化螟对杀虫单抗性现实遗传力与遗传方式第66-7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6-67页
  1.1 试虫第66页
  1.2 供试药剂第66页
  1.3 生物测定第66-67页
  1.4 筛选与现实遗传力估计第67页
  1.5 抗性遗传分析第6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7-75页
  2.1 药剂筛选下对杀虫单抗性变化第67-69页
  2.2 二化螟对杀虫单抗性的现实遗传力第69-71页
  2.3 WZ-m品系对杀虫单抗性遗传第71-75页
 3 讨论第75-77页
第五章 二化螟对氟虫腈抗性筛选及现实遗传力估计第77-8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7-78页
  1.1 试虫第77-78页
  1.2 供试药剂第78页
  1.3 生物测定第78页
  1.4 筛选与现实遗传力估计第78页
  1.5 抗性发展速率预测第7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8-81页
  2.1 苍南(CN-FR)二化螟对氟虫腈的抗性现实遗传力第78-81页
  2.2 抗性发展速率预测第81页
 3 讨论第81-83页
第六章 三唑磷和氟虫腈筛选的抗性品系对不同杀虫剂的敏感性和交互抗性第83-9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3-84页
  1.1 试虫第83-84页
  1.2 供试药剂第84页
  1.3 生物测定第8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4-88页
  2.1 PY-t品系三唑磷筛选前后对不同杀虫剂的抗性变化第84-85页
  2.2 CN-FR品系氟虫腈筛选前后对不同杀虫剂的抗性变化第85-86页
  2.3 PY-t品系4龄幼虫对不同杀虫剂的敏感性或抗性第86-87页
  2.4 CN-FR品系4龄幼虫对不同杀虫剂的敏感性或抗性第87-88页
 3 讨论第88-90页
第七章 二化螟对三唑磷和氟虫腈抗性机制初步研究第90-9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0-92页
  1.1 试虫第90页
  1.2 供试药剂及试剂第90-91页
  1.3 生物测定方法第91页
   1.3.1.点滴法第91页
   1.3.2.含药饲料法第91页
  1.4 酯酶活性测定第91-9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2-94页
  2.1 增效剂试验结果第92-93页
  2.2 酯酶活性比较第93页
  2.3 含药饲料法与点滴法测定的氟虫腈抗性比较第93-94页
 3 讨论第94-96页
主要结论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6页
致谢第106-107页
附录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纤陀螺温度漂移及补偿方法研究
下一篇:急性心肌梗塞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