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绪论 | 第1-17页 |
| 1.1 张惠言小传 | 第6-7页 |
| 1.2 恰逢其时,终集大成——历史沉淀、时代风潮与张惠言 | 第7-17页 |
| 1.2.1 历史沉淀 | 第7-9页 |
| 1.2.2 时代风潮 | 第9-11页 |
| 1.2.3 文化动因 | 第11-17页 |
| 2 “是他酿就春色”——张惠言《词选》与词论 | 第17-39页 |
| 2.1 崇“比兴”,立意格,尊词体 | 第20-30页 |
| 2.1.1 略论“比兴” | 第20-26页 |
| 2.1.2 张惠言的比兴寄托观 | 第26-30页 |
| 2.1.2.1 立意为本 | 第26-27页 |
| 2.1.2.2 以易治词 | 第27-30页 |
| 2.2 援“诗教”,引文赋,区正变 | 第30-34页 |
| 2.2.1 以诗入词 | 第31-32页 |
| 2.2.2 以文为词 | 第32-34页 |
| 2.3 独特的审美观和鉴赏观 | 第34-39页 |
| 3 “长鑱白木柄,锄破一庭寒”——从张惠言的词看常州词派的创作 | 第39-55页 |
| 3.1 尊词体,立意格 | 第41-43页 |
| 3.2 重比兴,崇寄托 | 第43-44页 |
| 3.3 振颓词,开新境 | 第4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59-60页 |
| 声明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