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基础科学论文--工程数学论文--概率论、数理统计的应用论文

考虑失效相关时不可修复工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4页
1 绪论第14-18页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第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进展第14-15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5-17页
 1.4 论文的安排第17-18页
2 条件关联系数法第18-31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串联系统与并联系统第18-19页
 2.3 条件关联系数第19-21页
 2.4 条件可靠度不等式的证明第21-23页
 2.5 三种条件概率的关联系数法第23-25页
 2.6 关联系数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第25-28页
  2.6.1 关联系数法存在的问题第25页
  2.6.2 条件关联系数的近似处理第25-26页
  2.6.3 系统组成单元的排序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第26-27页
  2.6.4 条件关联系数法的应用第27-28页
 2.7 系统可靠度与条件关联系数的关系第28-30页
  2.7.1 串联系统可靠度与条件关联系数的关系第28-29页
  2.7.2 并联系统可靠度与条件关联系数的关系第29-30页
 2.8 本章小结第30-31页
3 哈马邱尔算子第31-45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哈马邱尔算子简介第31页
 3.3 哈马邱尔算子的基本性质第31-38页
  3.3.1 哈马邱尔算子的单调性第31-32页
  3.3.2 哈马邱尔算子的非负性第32-33页
  3.3.3 哈马邱尔算子的归一性第33-34页
  3.3.4 哈马邱尔算子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第34-38页
 3.4 相关参数的Monte Carlo模拟第38-39页
 3.5 哈马邱尔算子的应用第39-41页
  3.5.1 哈马邱尔积算子计算串联系统可靠度第39-40页
  3.5.2 哈马邱尔和算子计算串联系统失效概率第40页
  3.5.3 哈马邱尔和算子计算并联系统可靠度第40页
  3.5.4 哈马邱尔积算子计算并联系统失效概率第40-41页
 3.6 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的比较第41页
 3.7 系统可靠度与相关参数和系统规模的关系第41-43页
  3.7.1 串联系统可靠度与相关参数和系统规模的关系第41-42页
  3.7.2 并联系统可靠度与相关参数和系统规模的关系第42-43页
 3.8 本章小结第43-45页
4 改进的哈马邱尔算子第45-66页
 4.1 引言第45页
 4.2 哈马邱尔算子的改进第45-48页
  4.2.1 哈马邱尔积的加差值法第45-47页
  4.2.2 哈马邱尔和的加差值法第47-48页
 4.3 改进的哈马邱尔算子的基本性质第48-57页
  4.3.1 改进的哈马邱尔积算子的基本性质第48-53页
  4.3.2 改进的哈马邱尔和算子的基本性质第53-56页
  4.3.3 改进的哈马邱尔算子的归一性第56-57页
 4.4 相关参数的Monte Carlo模拟第57-58页
 4.5 改进的哈马邱尔算子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第58-61页
  4.5.1 改进的哈马邱尔算子存在的问题第58-59页
  4.5.2 改进的哈马邱尔算子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第59-61页
 4.6 改进的哈马邱尔算子的应用第61-62页
  4.6.1 改进的哈马邱尔积算子计算串联系统可靠度第61页
  4.6.2 改进的哈马邱尔和算子计算串联系统失效概率第61-62页
  4.6.3 改进的哈马邱尔和算子计算并联系统可靠度第62页
  4.6.4 改进的哈马邱尔积算子计算并联系统失效概率第62页
 4.7 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的比较第62-63页
 4.8 系统可靠度与相关参数和系统规模的关系第63-65页
  4.8.1 串联系统可靠度与相关参数和系统规模的关系第63-64页
  4.8.2 并联系统可靠度与相关参数和系统规模的关系第64-65页
 4.9 本章小结第65-66页
5 表决系统的可靠性分析第66-79页
 5.1 引言第66页
 5.2 逐步补元法第66-74页
 5.3 状态组合通项法第74-76页
 5.4 表决系统可靠度与单元可靠度之间的关系第76-77页
 5.5 表决系统可靠性分析软件第77页
 5.6 本章小结第77-79页
6 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分析第79-95页
 6.1 引言第79页
 6.2 网络系统可靠性的研究层次第79-80页
 6.3 网络系统的简化模型第80页
 6.4 网络系统的分类第80页
 6.5 网络系统的可靠度类型第80-81页
 6.6 弧权网络可靠度的算法第81-83页
  6.6.1 可靠度精确算法第81-83页
  6.6.2 可靠度近似算法第83页
 6.7 最小路集和最小割集第83-84页
  6.7.1 最小路集第83页
  6.7.2 最小割集第83-84页
  6.7.3 最小路集和最小割集与系统可靠性的关系第84页
 6.8 最小路集的求解方法第84-90页
  6.8.1 联络矩阵法第84页
  6.8.2 节点遍历法第84-90页
 6.9 最小路的不交化处理第90-93页
  6.9.1 采用最小路算法的必要性第90页
  6.9.2 不交最小路算法第90-91页
  6.9.3 不交最小路算法的实现新方法第91-93页
 6.10 点权网络可靠度的算法第93页
 6.11 网络系统可靠性分析算子的选择第93页
 6.12 本章小结第93-95页
7 复杂系统可靠性评估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第95-106页
 7.1 系统需求分析和设计思想第95-96页
  7.1.1 系统需求分析第95页
  7.1.2 系统设计的目的和思想第95-96页
 7.2 系统的总体构思第96-97页
  7.2.1 模型的编辑与管理系统第96页
  7.2.2 数据管理系统第96页
  7.2.3 模型验证系统第96-97页
 7.3 系统模块的设计第97-103页
  7.3.1 模型编辑与管理系统第97-101页
  7.3.2 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第101-102页
  7.3.3 可靠性分析系统第102-103页
 7.4 复杂系统可靠性分析的计算程序第103-104页
 7.5 交通系统车辆行车路线可靠性分析实例第104-106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06-108页
 8.1 本文的研究成果第106-107页
 8.2 今后的研究工作第107-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4页
个人简历第114-115页
致谢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