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学(农艺学)论文--耕作学与有机农业论文--耕作的制度和方式论文

三峡库区坡耕地幼龄果园几种间作模式的效应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前言第10-13页
 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第10-11页
 2 研究内容第11页
   ·库区果园生产现状分析第11页
   ·库区坡耕地幼龄梨园几种间作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第11页
   ·库区坡耕地幼龄梨园几种间作模式的生态经济效应第11页
   ·库区坡耕地幼龄梨园几种间作模式的评价与展望第11页
 3 论文的研究思路第11-13页
文献综述第13-18页
 1 林农间作小气候效应研究第13页
 2 林农间作水分关系研究第13-14页
 3 林农间作养分关系研究第14-15页
 4 林农间作水土保持效益研究第15-17页
 5 林农间作根系分布研究第17-18页
第一章 三峡库区果园生产现状分析第18-26页
 1 实验地概况第18页
 2 库区果园结构第18-22页
   ·果树种类与构成比例第18-19页
   ·果树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第19-20页
   ·果园间作模式与群落结构第20-21页
   ·果园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利用模式第21-22页
 3 库区果园的功能第22-24页
   ·指标比较第23页
   ·指标分析第23页
   ·果树生产的波动性第23-24页
 4 五桥果园水土流失现状第24页
 5 结果与讨论第24-26页
第二章 三峡库区坡耕地幼龄果园几种间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第26-32页
 1 材料和方法第26-27页
   ·材料第26页
   ·实验样圈设置第26页
   ·多年降雨量的测定第26页
   ·土壤侵蚀量的测定方法第26页
   ·径流深度的测定方法第26-27页
   ·径流收集方法第27页
 2 结果分析第27-31页
   ·库区降雨特征分析第27-28页
     ·降雨的年内分配第27页
     ·降雨的年际变化第27-28页
     ·降雨过程特征第28页
   ·径流深度和径流系数第28-29页
   ·水土流失与侵蚀状况第29-30页
   ·各处理的水土保持效能第30页
   ·土壤有机物侵蚀量第30-31页
 3 讨论第31-32页
第三章 三峡库区坡耕地幼龄果园几种间作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研究第32-36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2页
 2 实验结果分析第32-34页
   ·几种间作模式对梨园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第32-33页
   ·几种间作模式对梨幼树生长的影响第33页
   ·几种间作模式对梨叶绿素含量和鲜叶比重的影响第33-34页
   ·几种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第34页
 3 讨论第34-36页
第四章 三峡库区坡耕地幼龄果园间作模式的评价与展望第36-42页
 一 选择合适的果树品种与间作物,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的良好统一第36-3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6页
   ·材料第36页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原理及方法第36页
  2 实验结果分析第36-39页
   ·确定“参考模式”第36-37页
   ·数据的处理与关联系数的计算第37-38页
   ·计算关联度及分析第38-39页
 二 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合理实施果园间作,建设果农全面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第39页
 三 改变广种薄收习惯,建设高产稳产果园第39-40页
 四 提高库区农民对果农间作的认识与技术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8页
Abstract第48-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rmA诱导水稻抗病性的研究
下一篇:~(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