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 ·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 ·信道上的差错控制技术 | 第17-19页 |
| ·视频编码器的差错复原技术 | 第19-20页 |
| ·解码器的错误恢复和隐匿技术 | 第20-21页 |
| ·编解码交互操作 | 第21页 |
| ·传输协议的使用 | 第21页 |
| ·误码检测技术 | 第21页 |
| ·本文的工作 | 第21-23页 |
|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 | 第24-54页 |
| ·视频编码的基本原理 | 第24-26页 |
| ·MPEG-4 简介 | 第26-28页 |
| ·H.26L 简介 | 第28-31页 |
| ·H.26L 中的整数变换编码 | 第28-29页 |
| ·运动补偿帧间预测 | 第29-30页 |
| ·帧内块间预测 | 第30页 |
| ·熵编码 | 第30页 |
| ·去方块和去环形滤波 | 第30页 |
| ·率失真优化的运动估计和模式选择 | 第30-31页 |
| ·H.263 中的差错复原工具及应用 | 第31-33页 |
| ·H.263 中的差错复原工具 | 第31-32页 |
| ·H.263 差错复原技术在 IP 网络上的应用 | 第32-33页 |
| ·MPEG-4 中的差错复原工具 | 第33-34页 |
| ·H.26L 中的差错复原工具 | 第34-35页 |
| ·差错复原技术的最新发展 | 第35-39页 |
| ·无线信道特征及建模 | 第39-44页 |
| ·无线信道特征 | 第39页 |
| ·无线移动信道建模 | 第39-44页 |
| ·差错控制技术 | 第44-46页 |
| ·BCH 码和 RS 码 | 第44页 |
| ·卷积码 | 第44-45页 |
| ·包擦除信道上的 FEC 技术 | 第45-46页 |
| ·无线局域网 IEEE 802.116 MAC 协议 | 第46-54页 |
| ·IEEE 802.11 无线局域网标准结构 | 第46-48页 |
| ·媒体接入控制子层 | 第48-49页 |
| ·分布式协调功能 | 第49-52页 |
| ·无线局域网 IEEE 802.11 协议的区分服务增强机制 | 第52-54页 |
| 第三章 MPEG-4 差错复原技术研究 | 第54-62页 |
| ·改进的 MPEG-4 编码方法 | 第54-57页 |
| ·MPEG-4 的码流结构 | 第54-55页 |
| ·对编码器的两点改进 | 第55-57页 |
| ·基于 MPEG-4 的差错掩盖技术 | 第57-60页 |
| ·错误的检测 | 第58页 |
| ·差错的掩盖 | 第58-60页 |
| ·结束语 | 第60-62页 |
| 第四章 IP 网络上视频区分服务传输研究 | 第62-73页 |
| ·引言 | 第62-63页 |
| ·区分服务网络模型 | 第63-67页 |
| ·区分服务网络模型拓扑结构 | 第63-64页 |
| ·实现区分服务路由器 | 第64-67页 |
| ·区分服务视频包标识算法 | 第67-69页 |
| ·模拟实验及结果 | 第69-72页 |
| ·结束语 | 第72-73页 |
| 第五章 一种适合实时视频传输的混合 ARQ 加条件跳帧算法研究 | 第73-94页 |
| ·引言 | 第73-74页 |
| ·系统构成和一种 QoS 增强方案 | 第74-77页 |
| ·系统构成 | 第74-75页 |
| ·一种 IEEE802.11 的区分服务机制 QoS 增强方案 | 第75-77页 |
| ·基于三阶段的混合 ARQ 算法 | 第77-88页 |
| ·打包和 FEC 方案 | 第77-79页 |
| ·三阶段的混合 ARQ 算法描述 | 第79-85页 |
| ·三阶段混合 ARQ 算法理论分析 | 第85-88页 |
| ·基于三阶段反馈信息的条件跳帧算法 | 第88-89页 |
| ·算法介绍 | 第88-89页 |
| ·算法描述 | 第89页 |
| ·仿真和分析 | 第89-93页 |
| ·结束语 | 第93-94页 |
| 第六章 实时视频编码与传输中的参考帧选择和帧内编码更新算法 | 第94-102页 |
| ·引言 | 第94-95页 |
| ·改进的混和 ARQ/FEC 编码算法 | 第95-96页 |
| ·参考帧的选择和 I 帧更新算法 | 第96-99页 |
| ·参考帧选择方法 | 第96-97页 |
| ·Intra 更新算法 | 第97-99页 |
| ·模拟实验及结果 | 第99-101页 |
| ·结束语 | 第101-102页 |
| 第七章 实时视频编码传输的 OPNET 仿真平台 | 第102-104页 |
| ·OPNET 产品结构 | 第102页 |
| ·OPNET 模块编辑器 | 第102页 |
| ·用 OPNET 实现 H.26L 实时编码 | 第102-104页 |
| 全文结论及将来的工作 | 第104-10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6-117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117-118页 |
| 致谢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