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水稻细条病菌的发现、分布和危害 | 第9页 |
·品种抗性的鉴定 | 第9-11页 |
·接种方法 | 第9-10页 |
·接种浓度 | 第10页 |
·接种时期 | 第10页 |
·病情调查的分级与品种的抗级 | 第10-11页 |
·品种抗性评价 | 第11页 |
·菌系毒力分化 | 第11-12页 |
·病菌致病型的变异和单细胞系的分化研究 | 第12页 |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植物病原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12-16页 |
2 、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16-17页 |
3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7-23页 |
·鉴别品种的筛选 | 第17-18页 |
·供试菌株 | 第17页 |
·测试品种及实验编号 | 第17页 |
·田间种植 | 第17页 |
·接种处理 | 第17页 |
·抗感分级标准 | 第17-18页 |
·水稻细条病菌毒力分化研究 | 第18-19页 |
·供试菌株 | 第18-19页 |
·鉴别品种 | 第19页 |
·田间种植 | 第19页 |
·接种处理 | 第19页 |
·抗感分级标准 | 第19页 |
·水稻细条病菌单细胞系毒力分化及母菌致病型变化研究 | 第19-20页 |
·供试菌株 | 第19页 |
·单细胞系的分离 | 第19-20页 |
·鉴别品种 | 第20页 |
·田间种植 | 第20页 |
·接种处理 | 第20页 |
·试验地点 | 第20页 |
·抗感分级标准 | 第20页 |
·细条病菌致病型和单细胞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20-23页 |
·供试菌株 | 第20-21页 |
·DNA提取 | 第21页 |
·DNA浓度测定 | 第21页 |
·PCR反应 | 第21-22页 |
·统计分析 | 第22-23页 |
4 、 结果与分析 | 第23-37页 |
·鉴别品种的筛选和菌株与品种互作关系的研究 | 第23-26页 |
·40株细条病菌与20个品种的互作关系 | 第23页 |
·鉴别品种的选择和40株病菌致病型的划分 | 第23-24页 |
·所选鉴别品种与浙江、广东、湖南鉴别品种的比较 | 第24-26页 |
·水稻细条病菌毒力分化研究 | 第26-29页 |
·75个菌株在5个鉴别品种上的致病性分化 | 第26-27页 |
·福建、江西、湖南、湖北菌株致病性分化比较 | 第27-29页 |
·水稻细条病菌单细胞系毒力分化与母菌致病型变化研究 | 第29页 |
·水稻细条病菌致病型和单细胞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9-37页 |
·35个菌株的Rep-PCR结果分析 | 第29-31页 |
·母株与其单细胞系的Rep-PCR结果分析 | 第31-37页 |
5 、 结论与讨论 | 第37-41页 |
·鉴别品种的筛选和菌株与品种互作关系的研究 | 第37页 |
·水稻细条病菌毒力分化研究 | 第37页 |
·水稻细条病毒细胞系毒力分化与母菌致病型变化研究 | 第37-38页 |
·水稻细条病菌致病型和单细胞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38-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