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气再燃对降低煤粉NO_x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引言 | 第9页 |
·氮氧化物的危害 | 第9页 |
·降低NOx排放的技术 | 第9-10页 |
·合成气再燃技术 | 第10-17页 |
·再燃技术的原理 | 第10-12页 |
·合成气再燃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影响再燃的主要因素 | 第14-15页 |
·合成气再燃技术的应用前景 | 第15-17页 |
·NOx生成与还原机理 | 第17-20页 |
·热力型NOx(Thermal NOx) | 第17-18页 |
·燃料型NO | 第18-20页 |
·NO的还原 | 第20-21页 |
·同相还原 | 第20-21页 |
·异相还原 | 第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2章 数值模拟所用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 | 第23-31页 |
·气相湍流流动模型 | 第23页 |
·气相湍流燃烧模型(非预混燃烧模型) | 第23-24页 |
·辐射换热模型 | 第24-26页 |
·煤粒分解模型 | 第26-27页 |
·焦炭燃烧模型 | 第27-28页 |
·NOx的生成-还原模型 | 第28-30页 |
·简化的动力学模型 | 第28页 |
·Arrhenins-EBU模型 | 第28-29页 |
·概率密度函数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一维燃烧试验炉 | 第31-43页 |
·炉膛本体 | 第32-33页 |
·给粉系统 | 第33-35页 |
·燃尽风与再燃风系统 | 第35-37页 |
·控制系统 | 第37页 |
·取样分析系统 | 第37-38页 |
·燃尽风和再燃风喷口的设计 | 第38-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合成气再燃的数值模拟 | 第43-63页 |
·炉膛参数计算 | 第43-46页 |
·计算结果和分析 | 第46-58页 |
·模拟有效性分析 | 第46页 |
·无再燃时NOx生成特性 | 第46-48页 |
·再燃燃料量(比例)的影响 | 第48-50页 |
·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 | 第50-53页 |
·合成气不同成分的影响 | 第53-56页 |
·炉膛温度的影响 | 第56-58页 |
·不同燃烧技术的NOx还原效果对比 | 第58-61页 |
·合成气再燃和常规燃烧的比较 | 第59页 |
·合成气再燃与天然气再燃的还原效果对比 | 第59-60页 |
·氢气、一氧化碳再燃的还原效果对比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全文总结与结论 | 第63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63-64页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