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1-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光催化氧化机理及特点 | 第11-13页 |
§1-3 水污染物的光催化氧化降解 | 第13-17页 |
1-3-1 有机污染物废水的处理 | 第13-15页 |
1-3-2 无机污染物废水的处理 | 第15-17页 |
§1-4 应用于污水处理的光催化反应器的类型 | 第17-21页 |
1-4-1 聚光式反应器 | 第17-19页 |
1-4-2 非聚光式反应器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内循环反应器降解甲基橙废水实验部分 | 第21-31页 |
§2-1 实验原理 | 第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2-2-1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21页 |
2-2-2 实验装置与流程 | 第21-22页 |
2-2-3 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2-3 实验用模拟废水 | 第23页 |
§2-4 实验步骤 | 第23页 |
2-4-1 负载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23页 |
2-4-2 实验操作程序 | 第23页 |
§2-5 光催化氧化反应器设备结构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23-26页 |
2-5-1 内外径比对降解率的影响 | 第23-24页 |
2-5-2 悬浮态催化剂与负载型催化剂降解率的比较 | 第24-25页 |
2-5-3 气体流速对降解率的影响 | 第25-26页 |
2-5-4 废水色度对降解率的影响 | 第26页 |
§2-6 光催化氧化降解甲基橙动力学研究 | 第26-29页 |
2-6-1 光催化甲基橙反应动力学方程式的确定 | 第26-29页 |
2-6-2 光催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 第29页 |
§2-7 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光催化降解玫瑰红废水实验部分 | 第31-47页 |
§3-1 概述 | 第31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1-35页 |
3-2-1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31-32页 |
3-2-2 实验装置 | 第32-33页 |
3-2-3 分析测试方法 | 第33-35页 |
§3-3 实验步骤 | 第35页 |
3-3-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5页 |
3-3-2 实验操作程序 | 第35页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5-45页 |
3-4-1 玫瑰红的紫外—可见图谱解析 | 第35-37页 |
3-4-2 玫瑰红的脱色过程与TOC、COD去除过程的比较 | 第37-38页 |
3-4-3 甲基橙与玫瑰红的降解过程比较 | 第38-39页 |
3-4-4 有无催化剂存在条件下的两种不同的降解过程 | 第39-43页 |
3-4-5 玫瑰红的降解机理 | 第43-45页 |
§3-5 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