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9页 |
缩略语 | 第9-10页 |
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内容 | 第12-2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光合日变化 | 第12-15页 |
·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原因 | 第12-13页 |
·水稻光合日变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光合酶细胞定位 | 第14-15页 |
·叶片衰老 | 第15-21页 |
·叶片衰老研究的历史 | 第15页 |
·衰老的机制和假说 | 第15-17页 |
·叶片衰老的生理生化 | 第17-19页 |
·叶片衰老分子生物学 | 第19-21页 |
2 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21-23页 |
·选题意义 | 第21-22页 |
·选题内容和目标 | 第22-23页 |
·水稻光合日变化及关键酶细胞定位 | 第22页 |
·衰老过程光合变化和酶变化 | 第22页 |
·衰老过程其它生理生化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水稻光合日变化与光合关键酶细胞学定位 | 第23-3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材料 | 第24页 |
·光子通量密度(PPFD)和光合速率(Pn)的测定 | 第24页 |
·Rubisco羧化活力和Ruisco活化酶活力的测定 | 第24-25页 |
·Rubisco及Rubisco活化酶的提取 | 第24页 |
·Rubisco初始羧化活力测定 | 第24页 |
·Rubisco活化酶活力的测定 | 第24-25页 |
·Rubisco及Rubisco活化酶含量测定 | 第25页 |
·免疫胶体金标记 | 第25-26页 |
·样品的固定 | 第25页 |
·样品的包埋 | 第25-26页 |
·切片 | 第26页 |
·胶体金标记 | 第26页 |
·胶体金标记形态定量 | 第26页 |
2 结果 | 第26-28页 |
·水稻叶片Pn、Rubisco及其活化酶活力的日变化 | 第26-27页 |
·水稻叶片Rubisco及其活化酶含量的日变化 | 第27页 |
·水稻叶片细胞中Rubisco的分布及含量变化 | 第27-28页 |
3 讨论 | 第28-30页 |
·Rubisco在细胞内分布的变化与其活力变化的关系 | 第28-29页 |
·Rubisco活化酶(RCA)在细胞内分布及含量的变化影响其活力的日变化 | 第29-30页 |
4 本章总结 | 第30-33页 |
第三章 水稻叶片衰老过程中光合及光合关键酶的动态变化 | 第33-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光合速率的测定 | 第33-34页 |
·Rubisco总活力和初始羧化活力,Rubisco活化酶活力测定 | 第34页 |
·Rubisco及Rubisco活化酶含量测定 | 第34页 |
2 结果 | 第34-35页 |
·叶片衰老过程中光合速率的变化 | 第34页 |
·叶片衰老过程中RCA和Rubisco活力的变化 | 第34-35页 |
·叶片衰老过程中Rubisco活化酶(RCA)和Rubisco含量的变化 | 第35页 |
3 讨论 | 第35-36页 |
4 本章结论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水稻叶片衰老过程中部分生理生化变化 | 第37-5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7-39页 |
·实验材料 | 第37-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38页 |
·Hill活力的测定 | 第38页 |
·可溶性蛋白和非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38页 |
·丙二醛含量测定 | 第38-39页 |
·SOD活力测定 | 第39页 |
2 结果 | 第39-46页 |
·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39-41页 |
·全株不同叶位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 | 第39-40页 |
·第11叶(倒二叶)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第40页 |
·剑叶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第40-41页 |
·Hill活力 | 第41-42页 |
·全株不同叶位叶片的Hill活力 | 第41页 |
·第11叶Hill活力的变化 | 第41-42页 |
·剑叶的Hill活力变化 | 第42页 |
·可溶性蛋白和非可溶性蛋白含量 | 第42-44页 |
·全株不同叶位叶片蛋白含量变化 | 第42-43页 |
·第11叶蛋白含量变化 | 第43页 |
·剑叶蛋白含量变化 | 第43-44页 |
·丙二醛含量 | 第44-45页 |
·全株不同叶位叶片丙二醛含量变化 | 第44页 |
·第11叶丙二醛含量变化 | 第44页 |
·剑叶丙二醛含量变化 | 第44-45页 |
·SOD活力变化 | 第45-46页 |
·全株不同叶位叶片SOD活力变化 | 第45页 |
·第11叶SOD活力变化 | 第45页 |
·剑叶SOD活力变化 | 第45-46页 |
3 讨论 | 第46-50页 |
·稻叶衰老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 | 第46页 |
·稻叶衰老与Hill活力的关系 | 第46-47页 |
·稻叶衰老与蛋白含量的关系 | 第47-48页 |
·稻叶衰老与丙二醛(MDA)含量和SOD活力的关系 | 第48页 |
·全株不同叶位叶片与单个叶片衰老相关生理生化变化的关系 | 第48-50页 |
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62页 |
英文摘要 | 第62-64页 |
发表的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