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显色机织物混色原理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机织物色彩设计的方法和原理 | 第9-14页 |
·平素织物的色彩设计 | 第9-11页 |
·传统提花织物的色彩设计 | 第11-12页 |
·现代数码提花织物的色彩设计 | 第12-14页 |
·机织物混色规律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4-17页 |
·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 第17-20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页 |
·研究流程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色彩实验的基本理论准备 | 第20-32页 |
·色彩的基本理论知识 | 第20-22页 |
·色彩的形成 | 第20-21页 |
·色彩的混色方式 | 第21-22页 |
·机织物的混色原理 | 第22-26页 |
·机织物的混色方式 | 第22页 |
·机织物原色组合设计原理 | 第22-23页 |
·机织物色彩的测定 | 第23-26页 |
·机织物混色与计算机混色原理的对比 | 第26-28页 |
·机织物全显色组织结构设计原理和方法 | 第28-32页 |
·全显色基本原理 | 第28页 |
·基础组织选用 | 第28-29页 |
·交织平衡原则 | 第29页 |
·影光组织设计方法 | 第29-30页 |
·全显色组合结构设计方法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测色色卡设计 | 第32-40页 |
·两组纬色卡设计 | 第32-37页 |
·组织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 第32-35页 |
·12 枚两组纬全显色过渡组织设计 | 第35-36页 |
·16 枚两组纬全显色过渡组织设计 | 第36-37页 |
·三组纬色卡设计 | 第37-40页 |
·组织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 第37页 |
·12 枚缎纹过渡组织设计 | 第37-38页 |
·24 枚缎纹过渡组织设计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测色色卡试织和色彩实验 | 第40-46页 |
·色卡试织工艺 | 第40-42页 |
·纱线原料准备 | 第40-41页 |
·两组纬色卡试织工艺 | 第41-42页 |
·三组纬色卡试织工艺 | 第42页 |
·色卡色彩实验 | 第42-46页 |
·两组纬色卡测色 | 第42-46页 |
第五章 色彩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6-54页 |
·两组纬色彩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6-50页 |
·明度 L 值变化规律 | 第46-47页 |
·色差比较 | 第47-48页 |
·人眼视觉对比 | 第48-50页 |
·三组纬色彩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0-52页 |
·实物色彩效果分析 | 第51-52页 |
·实物图与模拟图视觉效果对比 | 第52页 |
·综合分析实验结果 | 第52-54页 |
第六章 实验结论验证与运用 | 第54-61页 |
·两组纬色彩实用计算机色卡库的建立 | 第54-56页 |
·两组纬提花织物设计实例 | 第56-61页 |
·设计意图、构思及流程 | 第56页 |
·“爱心”主题提花面料设计 | 第56-58页 |
·“玫瑰”主题提花面料设计 | 第58-6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主要成果 | 第61页 |
·主要结论 | 第61-62页 |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一 组织库 | 第67-69页 |
附录二 织物色卡库 | 第69-73页 |
附录三 设计实例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