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论新闻侵权

中文摘要第1-4页
外文摘要第4-14页
引言第14-16页
第1章 新闻官司缘何多第16-22页
 1.1 全民法制意识的增强第16-17页
 1.2 舆论监督的力度加大、频率增多第17-18页
 1.3 新闻事业的改革和新闻记者观念的变化第18-20页
 1.4 有些记者法律常识贫乏,法律意识不强第20-22页
第2章 新闻侵权的特点及种类第22-33页
 2.1 特征第22-25页
  2.1.1 新闻侵权主体包括新闻机构、新闻工作者和消息源第22-23页
  2.1.2 新闻侵权的内容是新闻机构和公民利用新闻媒体侵害他人人格权第23-24页
  2.1.3 新闻侵权的客体也就是新闻侵权的对象直指人格权第24-25页
 2.2 种类第25-33页
  2.2.1 新闻侵害名誉权第25-27页
  2.2.2 新闻侵害隐私权第27-30页
  2.2.3 新闻侵害肖像权第30-31页
  2.2.4 新闻侵害姓名权第31页
  2.2.5 新闻侵害名称权第31-33页
第3章 新闻侵权的归责原则及新闻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第33-43页
 3.1 行为人通过大众传媒实施了有损特定公民和法人人格权的行为第34-37页
 3.2 新闻侵权行为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后果第37-38页
 3.3 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第38-39页
 3.4 新闻侵权行为人的过错第39-43页
第4章 新闻侵权的抗辩事由第43-57页
 4.1 传播内容真实第44-48页
 4.2 评论公正第48-53页
 4.3 特许报道权第53-54页
 4.4 受害人同意第54-56页
 4.5 合理使用第56-57页
第5章 新闻侵权的救济方式第57-67页
 5.1 非财产责任方式——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第57-60页
 5.2 财产责任方式——损害赔偿第60-67页
结束语第67-68页
注释第68-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品牌战略与品牌经营探讨
下一篇:论池莉小说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