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 第1-12页 |
第二章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理论研究 | 第12-40页 |
第一节 住房抵押贷款 | 第12-25页 |
一、 住房抵押贷款的概念 | 第12页 |
二、 住房抵押贷款合约 | 第12-15页 |
三、 抵押贷款中的融资与服务 | 第15页 |
四、 住房抵押贷款的参与者 | 第15-17页 |
五、 住房抵押贷款中的违约行为 | 第17-19页 |
六、 住房抵押贷款中的现金流量分析 | 第19-23页 |
七、 住房抵押贷款方式 | 第23-25页 |
第二节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 第25-31页 |
一、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 第25-26页 |
二、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模式 | 第26-27页 |
三、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种类 | 第27-30页 |
四、 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延伸—资产证券化 | 第30-31页 |
第三节 抵押贷款证券化中的风险管理 | 第31-33页 |
第四节 抵御抵押贷款风险的担保和担保机制 | 第33-38页 |
一、 政府抵押贷款保险担保 | 第34页 |
二、 私营抵押贷款保险 | 第34-35页 |
三、 政府保险担保与私营保险的比较分析 | 第35-38页 |
四、 混合抵押贷款保障机制的作用 | 第38页 |
第五节 政府在抵押贷款市场中的作用 | 第38-40页 |
第三章 我国住房抵押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 | 第40-57页 |
第一节 我国住房抵押证券的发展现状 | 第40-49页 |
一、 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发展现状 | 第40-43页 |
二、 我国住房抵押证券化的发展现状 | 第43-45页 |
三、 目前实行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约束条件分析 | 第45-49页 |
第二节 我国实行住房抵押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 | 第49-55页 |
一、 实行住房抵押证券化的制度前提 | 第49-50页 |
二、 实行住房抵押证券化的法律保障 | 第50页 |
三、 实行住房抵押证券化有效的金融支持 | 第50-51页 |
四、 证券化实施的约束与契机 | 第51-52页 |
五、 实行住房抵押证券化的宏观经济效应 | 第52-55页 |
第三节 我国应大力发展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促进证券化 | 第55-57页 |
一、 建立、发展房地产二级抵押市场 | 第55-56页 |
二、 政府对发展房地产证券化的支持与管理 | 第56-57页 |
第四章 我国住房抵押证券化的运行机制研究 | 第57-84页 |
第一节 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57-66页 |
一、 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的市场体系 | 第57-58页 |
二、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第58-61页 |
三、 美国政府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的重要作用 | 第61-62页 |
四、 美国及其它国家住房抵押证券化机构设置的比较 | 第62-64页 |
五、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64-66页 |
第二节 我国住房抵押证券化的运行机制研究 | 第66-76页 |
一、 住房金融机构模式的选择 | 第66-68页 |
二、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流程设置 | 第68-72页 |
三、 抵押贷款证券设置 | 第72-75页 |
四、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定价模型的构建 | 第75-76页 |
第三节 我国抵押证券化中的风险分析及防范 | 第76-82页 |
一、 我国住房抵押证券化中的风险形成因素分析 | 第76-77页 |
二、 我国住房抵押证券化中的风险防范 | 第77-82页 |
第四节 我国政府应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 | 第82-8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