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中、英文) | 第1-5页 |
引言 | 第5-8页 |
第一章 刑事证明责任的涵义 | 第8-24页 |
一、 刑事证明责任的原始内涵——罗马法时期的刑事证明责任 | 第8页 |
二、 刑事证明责任涵义在现代的发展——现代各国的刑事证明责任 | 第8-18页 |
(一) 西方两大法系各国诉讼理论中刑事证明责任的涵义 | 第8-17页 |
(二) 前苏联诉讼理论中刑事证明责任的涵义 | 第17-18页 |
三、 我国刑事证明责任的涵义 | 第18-24页 |
(一) 对我国传统诉讼理论中刑事证明责任涵义的考察 | 第18-21页 |
(二) 对我国传统诉讼理论中刑事证明责任涵义的反思 | 第21-24页 |
第二章 刑事证明责任的分担 | 第24-33页 |
一、 刑事证明责任分担的历史沿革 | 第24-25页 |
二、 对现代各国刑事证明责任分担的考察 | 第25-28页 |
(一) 英美国家刑事证明责任的分担 | 第25-27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刑事证明责任的分担 | 第27页 |
(三) 前苏联刑事证明责任的分担 | 第27-28页 |
三、 刑事证明责任分担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第28-33页 |
(一) 控方承担说服责任/客观证明责任的理论基础 | 第28-30页 |
(二) 被告方承担说服责任/客观证明责任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第30-31页 |
(三) 控辩双方承担提供证据责任/主观证明责任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第31页 |
(四) 我国刑事证明责任的分担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刑事证明标准 | 第33-42页 |
一、 检察机关起诉与法院定案适用的证明标准 | 第33-38页 |
(一) 西方国家检察机关起诉标准与法院定案标准之比较 | 第33-36页 |
(二) 对我国审查起诉与法院定案证明标准之比较与思考 | 第36-38页 |
二、 不同的证明责任承担主体适用的证明标准 | 第38-39页 |
三、 不同的证明对象适用的证明标准 | 第39-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