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4页 |
一、 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根本要求 | 第4-13页 |
二、 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科学体系 | 第13-26页 |
(一) 列宁“一国胜利”理论和成功实践 | 第13-19页 |
(二) 列宁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 第19-26页 |
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 | 第26-43页 |
(一)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开辟了落后国家通往社会主义的新路子 | 第27-36页 |
(二) 毛泽东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的经验与教训 | 第36-38页 |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及历史贡献 | 第38-43页 |
四、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典范 | 第43-66页 |
(一) 邓小平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现实实践中实现了中国化 | 第46-54页 |
1.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获得了自身实现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47-49页 |
2. 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现阶段的改革实践中,获得了自身实现与发展的现实途径 | 第49-51页 |
3. 社会主义发展经济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了自身实现与发展的具体运行方式 | 第51-54页 |
(二)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 第54-66页 |
1. 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 | 第54-57页 |
2. 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发展 | 第57-60页 |
3. 邓小平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三次飞跃 | 第60-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