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关键词>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英文关键词>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稼轩体与稼轩词派 | 第8-14页 |
一、稼轩体 | 第8-12页 |
二、稼轩词派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稼轩词派的形成 | 第14-27页 |
一、南宋社会思想主潮与爱国壮词的创作高潮 | 第14-17页 |
二、卑弱黑暗的政治环境与词人以笔代剑的词学创作观 | 第17-19页 |
三、南宋前中期的词学审美观 | 第19-23页 |
四、辛弃疾其人的人格魅力与辛词高度的艺术典范性 | 第23-27页 |
第三章 辛派爱国词作的主题取向 | 第27-42页 |
一、功名欲望与恢复情结 | 第28-32页 |
二、忧国之情与愤世之意 | 第32-38页 |
三、英雄气与英雄泪 | 第38-42页 |
第四章 辛派爱国词的艺术形式特征 | 第42-55页 |
一、豪放、悲壮的格调 | 第43-46页 |
二、诗、词、散文的合流 | 第46-51页 |
三、使事用典的多样化、自由化 | 第51-55页 |
第五章 辛派词人的艺术个性 | 第55-60页 |
一、“男儿到死心如铁”——最具男子汉阳刚之气的龙川词 | 第55-56页 |
二、“狂逸中自饶俊致,足以自成一家”的龙洲词 | 第56-58页 |
三、寓壮气于苍凉之中的后村词 | 第58-59页 |
四、奇警、犀利的龟峰词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引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