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 第1-6页 |
摘要 | 第6-10页 |
ABSTRACT | 第10-15页 |
一、机体的氧运输过程与组织的氧合状态 | 第15-44页 |
(一) 机体氧的利用 | 第15-20页 |
(二) 机体的氧运输过程 | 第20-21页 |
1、肺部的氧运输 | 第20页 |
2、循环血液的氧运输 | 第20页 |
3、组织的氧运输 | 第20-21页 |
(三) 组织的氧合状态 | 第21-25页 |
(四) 氧运输的生理监测 | 第25-33页 |
1、总氧运输量 | 第25-26页 |
2、总氧耗量 | 第26页 |
3、混合静脉血氧分压 | 第26页 |
4、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 第26-27页 |
5、血液乳酸浓度 | 第27-28页 |
6、细胞生物能量状态监测 | 第28页 |
7、组织还原氧化状态监测—近红外分光光谱技术 | 第28-29页 |
8、组织氧分压测量 | 第29-33页 |
(五) 病理条件下的氧运输 | 第33-44页 |
1、危重患者的氧运输特点 | 第33-36页 |
2、肿瘤组织的氧运输及其在局部温热下的变化 | 第36-44页 |
二、组织氧分压测量技术 | 第44-58页 |
(一) 氧电极原理 | 第44-49页 |
1、氧在阴极的电解还原反应 | 第44-46页 |
2、电流—电压曲线 | 第46页 |
3、裸电极的一些性质 | 第46-48页 |
4、包膜电极 | 第48-49页 |
5、电压型极谱氧电极 | 第49页 |
(二) 氧电极的类型 | 第49-58页 |
三、败血性休克时骨骼肌氧分压的变化及其与整体氧运输功能的关系 | 第58-80页 |
(一) 引言 | 第58-59页 |
(二) 材料与方法 | 第59-62页 |
1、实验动物与方法 | 第59页 |
2、心输出量测量 | 第59-60页 |
3、骨骼肌氧分压测量 | 第60-61页 |
4、实验步骤 | 第61页 |
5、血液动力学参数与机体氧运输变量的计算 | 第61页 |
6、统计学处理 | 第61-62页 |
(三) 实验结果 | 第62-75页 |
1、血液动力学及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62-64页 |
2、血液氧分压,氧饱和度及氧含量的变化 | 第64页 |
3、整体氧运输功能及氧耗量的变化 | 第64-68页 |
4、骨骼肌组织氧分压的变化 | 第68-75页 |
(四) 讨论 | 第75-80页 |
四、局部温热疗法与高血糖对肉瘤组织氧合状态的影响 | 第80-100页 |
(一) 引言 | 第80-81页 |
(二) 实验方法 | 第81-85页 |
1、实验动物与肿瘤移植 | 第81-82页 |
2、肿瘤局部加温与温度监测 | 第82页 |
3、肿瘤组织氧分压测量 | 第82-83页 |
4、肿瘤组织pH测量 | 第83页 |
5、实验步骤 | 第83-85页 |
6、统计处理 | 第85页 |
(三) 实验结果 | 第85-94页 |
1、单独加温时瘤组织氧分压的变化 | 第85-90页 |
2、先高血糖化再局部加温组织氧分压及pH的变化 | 第90-94页 |
(四) 讨论 | 第94-100页 |
1、关于Pto_2测量方法 | 第94-95页 |
2、单独加温对Pto_2和Wp_(10-90)的影响 | 第95-97页 |
3、高血糖对pH值,Pto_2和Wp_(10-90)的影响 | 第97-98页 |
4、高血糖与高温同时作用时pH、Pto_2和Wp_(10-90)的变化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9页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