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课题来源和选题依据 | 第8-9页 |
二、课题的意义及价值 | 第9-10页 |
三、课题的基本内容、结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1章 生产性受众概述 | 第11-18页 |
·生产性受众观的内涵 | 第11-14页 |
·谁是传播者 | 第11-12页 |
·生产性文本 | 第12-13页 |
·受众的层理 | 第13页 |
·受众具有“游牧式的主体性” | 第13页 |
·受众的生产力 | 第13-14页 |
·受众生产的快感 | 第14页 |
·生产性受众产生的背景 | 第14-18页 |
·大众文化的出现 | 第14-16页 |
·电子媒介的崛起 | 第16-18页 |
第2章 网络的特性与生产性受众 | 第18-25页 |
·网络的特性 | 第18-21页 |
·Web2.0——低门槛的参与平台 | 第18-19页 |
·超文本链接——开放的生产性文本 | 第19-20页 |
·意义的“去中心化”——受众解构的多样性 | 第20页 |
·匿名性——受众生产的最大动力 | 第20-21页 |
·网络的生产性受众的总体特点 | 第21-23页 |
·与电视的生产性受众的比较 | 第23-25页 |
第3章 网络中生产性受众的典型代表 | 第25-33页 |
·“意见的自由市场”—BBS | 第25-27页 |
·意见的自由市场——BBS 概述 | 第25-26页 |
·自由发表意见——网络生产性受众的初级代表 | 第26-27页 |
·“we media”的代表者——博客 | 第27-30页 |
·博客的相关概述 | 第27-28页 |
·自媒体(We media)的代表——受众生产力的最佳体现 | 第28-30页 |
·抵抗文化霸权的全民狂欢——“Kuso” | 第30-33页 |
·关于Kuso 的简介 | 第30-31页 |
·受众的不断解构抵抗文化霸权 | 第31-33页 |
第4章 受众行为对网络的影响及对受众的引导 | 第33-39页 |
·受众行为对网络的影响 | 第33-36页 |
·提高了受众的话语权 | 第33-34页 |
·诱发网络攻击行为 | 第34-35页 |
·造成另一种文化霸权 | 第35-36页 |
·对生产性受众的引导 | 第36-39页 |
·以质取胜:提供高质量的生产性文本 | 第36-37页 |
·抛砖引玉:在与受众的互动中不断引导 | 第37页 |
·实时监督:对受众的过激行为加强管理 | 第37-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注释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