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铣削加工及铣床论文--程序控制铣床和数控铣床论文

三轴数控铣床控制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课题来源第11页
   ·课题背景第11页
   ·数控系统概述第11-14页
     ·数控系统的组成第11-12页
     ·数控系统的分类第12-13页
     ·数控系统性能第13-14页
   ·国内外数控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4-17页
     ·国内外数控系统现状第14-15页
     ·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第15-17页
   ·本课题研究意义第17-18页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第2章 X-PLM铣床数控系统的开发第19-26页
   ·控制系统开发流程第19-20页
   ·X-PLM铣床的结构原理与主要设计参数第20-21页
   ·确定控制系统方案第21-24页
     ·CNC模块选型第21-22页
     ·进给伺服系统选型第22-23页
     ·主轴伺服系统选型第23-24页
   ·确定铣床的控制系统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系统的连接第26-37页
   ·部件说明第26-28页
     ·SINUMERIK 802D PCU说明第26页
     ·输入输出模块PP72/48说明第26-27页
     ·MCP说明第27-28页
     ·指示灯说明第28页
   ·系统各部件的连接第28页
   ·PROFIBUS总线的连接第28-29页
   ·驱动器的连接第29-32页
   ·系统供电和接地第32-33页
   ·PLC接口的设计第33-36页
     ·机床控制面板(MCP)第33-34页
     ·PLC外围硬件输入/输出接口设计第34-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PLC程序设计及系统调试第37-43页
   ·PLC程序的编制第37-39页
     ·PLC控制程序的结构第37页
     ·PLC主程序第37-39页
   ·系统调试第39-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5章 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第43-54页
   ·数控进给伺服系统控制原理第43-44页
   ·伺服系统模型的简化第44-45页
   ·伺服驱动系统的数学模型第45-48页
   ·机械传动系统的数学模型第48-51页
     ·机械传动机构的等效动力学模型第48-49页
     ·机械参量的折算第49-51页
   ·机械传动机构的传递函数第51-52页
   ·数控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的建立第52-53页
   ·本章小节第53-54页
第6章 伺服系统刚度对定位精度影响的分析第54-69页
   ·伺服系统的机械刚度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第54-57页
     ·机械刚度对定位误差影响的分析第54-55页
     ·机械刚度对死区误差影响的分析第55-57页
     ·机械刚度对动态误差影响的分析第57页
   ·伺服系统的伺服刚度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第57-61页
   ·稳态干扰作用下伺服系统伺服静刚度误差的消除和仿真第61-68页
     ·扰动作用下伺服系统稳态误差的消除第61-62页
     ·消除稳态误差的Simulink仿真第62-68页
   ·本章小节第68-69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0页
   ·结论第69页
   ·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RM的全自动X射线角分类机核心测控系统的开发
下一篇: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双目标车间作业调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