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射电望远镜馈源支撑系统的动力学仿真与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大射电望远镜发展概述 | 第10-12页 |
·大射电望远镜国外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大射电望远镜国内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ADAMS软件及其理论基础 | 第14-21页 |
·ADAMS软件简介及设计流程 | 第14-16页 |
·ADAMS软件介绍 | 第14-15页 |
·ADAMS设计流程 | 第15-16页 |
·ADAMS软件的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广义坐标的选择 | 第16页 |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16-17页 |
·动力学方程的求解 | 第17-19页 |
·计算分析过程综述 | 第19-20页 |
·ADAMS与其它CAD、CAE软件间的数据交换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馈源支撑系统的建模 | 第21-38页 |
·虚拟样机技术在馈源支撑系统中的引入 | 第21-24页 |
·虚拟样机技术的概念 | 第21-22页 |
·虚拟样机技术的优点 | 第22页 |
·虚拟样机技术的应用 | 第22-23页 |
·虚拟样机技术的相关技术 | 第23-24页 |
·馈源支撑系统在ADAMS中简化模型的建立 | 第24-26页 |
·馈源支撑系统的组成 | 第24页 |
·ADAMS软件建模环境的设置 | 第24-25页 |
·钢丝绳索的建模方法 | 第25-26页 |
·钢丝绳索的Bushing柔性连接模型 | 第26-34页 |
·Bushing连接刚度系数的理论分析 | 第27-32页 |
·刚度系数的计算 | 第32页 |
·Bushing连接的阻尼系数 | 第32-34页 |
·简化模型中约束的添加 | 第34-35页 |
·运动副约束的添加 | 第34页 |
·简单运动副的连接方法 | 第34-35页 |
·简化模型中接触力的添加 | 第35-36页 |
·模型检验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馈源支撑系统的动力学仿真与分析 | 第38-57页 |
·馈源支撑系统的位置分布 | 第38页 |
·馈源舱运动的极限位置 | 第38-39页 |
·悬索的驱动阶跃函数STEP | 第39-40页 |
·第二种极限位置的仿真与分析 | 第40-48页 |
·各支撑塔上绳索的轴套力 | 第44-46页 |
·支撑塔塔顶滑轮的接触力 | 第46-48页 |
·第三种极限位置的仿真与分析 | 第48-56页 |
·各支撑塔上绳索的轴套力 | 第51-53页 |
·支撑塔塔顶滑轮的接触力 | 第53-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支撑塔顶导向装置的设计 | 第57-69页 |
·引言 | 第57页 |
·两种极限位置塔顶滑轮的侧向受力 | 第57-62页 |
·第二种极限位置塔顶滑轮的侧向受力 | 第57-59页 |
·第三种极限位置塔顶滑轮的侧向受力 | 第59-62页 |
·两种极限位置塔顶滑轮所受的侧向力矩 | 第62-66页 |
·第二种极限位置塔顶滑轮所受的侧向力矩 | 第62-64页 |
·第三种极限位置塔顶滑轮所受的侧向力矩 | 第64-66页 |
·支撑塔顶导向机构的设计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页 |
·研究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