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9页 |
第一章 基本案情及相关法律问题 | 第9-12页 |
第一节 基本案情 | 第9-10页 |
第二节 本案争议的焦点及所涉相关法律问题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本案相关法律问题的法理分析 | 第12-18页 |
第一节 假冒注册商标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比较分析 | 第12-14页 |
一、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概念与特征 | 第12页 |
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概念与特征 | 第12-13页 |
三、假冒注册商标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区别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中“伪劣产品”的认定 | 第14-15页 |
一、“伪劣产品”的语义分析 | 第14页 |
二、“伪劣产品”的司法认定 | 第14-15页 |
三、本案中用来假冒的原商品的性质定性 | 第15页 |
第三节 假冒注册商标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关系 | 第15-18页 |
一、想象竞合说 | 第15页 |
二、法条竞合说 | 第15-16页 |
三、吸收犯说 | 第16页 |
四、牵连犯说 | 第16-17页 |
五、假冒注册商标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关系的定性分析 | 第17-18页 |
第三章 假冒注册商标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罪数形态及处罚原则 | 第18-23页 |
第一节 罪数形态 | 第18-20页 |
一、“一行为说” | 第18-19页 |
二、“两行为说” | 第19页 |
三、本案中罪数形态的定性分析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处罚原则 | 第20-23页 |
一、“数罪并罚”的处罚原则 | 第20页 |
二、“从一重罪”的处罚原则 | 第20-21页 |
三、“从一重重处断”的处罚原则 | 第21页 |
四、本案中“从一重重处断”原则的合理性及具体适用问题 | 第21-23页 |
第四章 本案评析及司法建议 | 第23-27页 |
第一节 本案评析 | 第23-24页 |
一、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 第23页 |
二、被告人的行为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 第23-24页 |
三、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 第24页 |
四、本案应该按照牵连犯“从一重重处断” | 第24页 |
第二节 司法建议 | 第24-27页 |
一、一般而言,宜将所有的假冒产品认定为伪劣产品 | 第24-25页 |
二、宜将假冒注册商标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行为. | 第25-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