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 ·课题研究的时代背景 | 第9-10页 |
| ·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 | 第10-11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组织框架 | 第12-13页 |
| 第2章 本土动画角色群视觉形象现状分析 | 第13-29页 |
| ·相关概念阐释 | 第13-14页 |
| ·动画的定义 | 第13页 |
| ·角色群的定义 | 第13-14页 |
| ·从动画产业链角度分析本土动画片之现状 | 第14-22页 |
| ·本土动画内容创作现状 | 第15-18页 |
| ·本土动画片的制作现状 | 第18-20页 |
| ·本土动画的播出现状 | 第20页 |
| ·本土动画衍生产品的生产现状 | 第20-22页 |
| ·本土动画最终客户现状 | 第22页 |
| ·本土动画角色及角色群视觉形象之现状分析 | 第22-29页 |
| ·本土动画角色群的造型风格不统一 | 第23-25页 |
| ·本土动画角色群的文化背景不统一 | 第25-28页 |
| ·本土动画角色群的商业目标不统一 | 第28-29页 |
| 第3章 影响动画角色群视觉形象发展的成因探究 | 第29-44页 |
| ·动画的制作 | 第29-32页 |
| ·动画的原理 | 第29-30页 |
| ·动画的制作过程 | 第30页 |
| ·动画数位化的差别 | 第30-31页 |
| ·动画的分类 | 第31-32页 |
| ·角色设计要素 | 第32-35页 |
| ·动画角色的设计者 | 第32-33页 |
| ·形塑动画角色 | 第33-34页 |
|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原则的归纳 | 第34-35页 |
| ·影响动画角色群发展之文化因素 | 第35-41页 |
| ·美国文化对其动画角色群的影响 | 第36-37页 |
| ·日本文化对其动画角色群的影响 | 第37-39页 |
| ·本土文化对早期“中国学派”动画角色群的影响 | 第39-41页 |
| ·影响动画角色群发展之经济因素 | 第41-44页 |
| ·影响动画角色群的外在经济因素 | 第41页 |
| ·影响动画角色群的内在经济因素 | 第41-44页 |
| 第4章 本土动画角色群视觉形象设计分析与研究 | 第44-71页 |
| ·本土动画片的大众传播功能研究 | 第44-45页 |
| ·大众传播的定义 | 第44页 |
| ·受众的基本特点分析 | 第44-45页 |
| ·以大众传播的内容研究解析本土动画角色群的形象设计 | 第45-61页 |
| ·本土动画角色群的信息式内容研究 | 第45-46页 |
| ·本土动画角色群的符号化内容研究 | 第46-59页 |
| ·本土动画中角色群的绘画风格差异 | 第59-61页 |
| ·本土动画角色群结构关系的解读 | 第61-71页 |
| ·角色群的系统性 | 第61页 |
| ·动画角色群组成关系的整体表现 | 第61-64页 |
| ·动画角色群的深层结构之解读 | 第64-71页 |
| 第5章 动画片角色群视觉形象的系统化设计流程总结 | 第71-79页 |
| ·动画片角色群视觉形象系统化设计流程规划 | 第71-73页 |
| ·系统化原则 | 第71页 |
| ·设计流程图的建立 | 第71-73页 |
| ·动画片角色群视觉形象系统化设计流程环节之解读 | 第73-76页 |
| ·设计准备阶段 | 第73页 |
| ·初步设计阶段 | 第73-75页 |
| ·复核选定阶段 | 第75页 |
| ·生产阶段 | 第75-76页 |
| ·设计案例分析 | 第76-79页 |
| ·金鹰卡通频道飞行家族角色形象改进 | 第76-77页 |
| ·系列图书人物设定及封面创作 | 第77-79页 |
| 结论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4-85页 |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作品目录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