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无线传感器网络差错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1 绪论第7-17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7-8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7页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7-8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第8-12页
     ·传感器网络的起源、发展与现状第8页
     ·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第8-10页
     ·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第10-12页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2-13页
   ·与本文相关的前期研究第13-16页
   ·文章的章节组成第16-17页
2 差错控制技术及其他相关技术第17-29页
   ·差错控制技术简介第17-20页
     ·信道编码(差错控制编码)原理第17-18页
     ·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模型第18-19页
     ·有限域及代数基础第19-20页
   ·常用差错控制技术第20-24页
     ·自动重发请求(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第20-21页
     ·前向纠错(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第21-24页
     ·混合纠错方式(HEC)第24页
   ·无线网络中常用的差错控制方案第24-26页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差错控制方案第25页
     ·蓝牙网络中差错控制方案第25页
     ·无线ATM通信的差错控制方案第25-26页
     ·传感器网络中的差错控制方案第26页
   ·网络编码技术第26-29页
3 单跳传感器网络的差错控制技术第29-48页
   ·单跳传感器网络的各种模型第29-35页
     ·路径损耗模型第29-30页
     ·网络模型第30-31页
     ·能耗模型第31-35页
   ·最佳簇头与最佳数据包尺寸第35-37页
     ·最佳簇头数第35-36页
     ·最佳数据包长度第36-37页
   ·差错控制的应用第37-40页
     ·FEC技术在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第37-38页
     ·CRC-FEC联合纠错技术第38-39页
     ·FEC编码对最佳簇头影响第39-40页
     ·FEC对最佳数据包长度的影响第40页
   ·仿真与分析第40-46页
   ·本章总结第46-48页
4 多跳传感器网络的差错控制技术第48-66页
   ·网络模型第48页
   ·基于单路径的方案的讨论第48-53页
     ·最优节点间距的提出第48-50页
     ·普通的存储转发第50-51页
     ·End-to-End FEC第51-52页
     ·Hop-by-Hop FEC第52-53页
   ·基于多路径的方案的讨论第53-57页
     ·网络编码方案第53-56页
     ·NC-FEC联合编码方案第56-57页
   ·仿真与分析第57-65页
   ·本章总结第65-66页
5 总结与展望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面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与控制
下一篇:无线Ad Hoc网络生存能力控制算法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