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氮氧杂环化合物的绿色合成方法与选择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7页
   ·吗啉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第12页
   ·苯并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第12-13页
   ·双环内酯化合物的合成第13页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3-14页
 参考文献第14-17页
第二章 绿色合成与氮、氧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第17-64页
   ·绿色合成的目标与研究方向第17-19页
     ·原子经济性第17-18页
     ·环境因子第18页
     ·环境熵(EQ)第18-19页
   ·有机反应实现绿色合成的主要途径第19-23页
     ·选用环境友好催化剂或不使用催化剂,提高原子利用率第19-20页
     ·使用环境友好介质或不使用介质,改善合成条件第20-21页
     ·运用新型合成手段第21-22页
     ·采用高效的合成方法第22页
     ·开发和应用安全的化学品第22-23页
   ·氮、氧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第23-52页
     ·吗啉及吗啉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第23-31页
     ·苯并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第31-43页
       ·苯并氮氧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第32-38页
       ·苯并氮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第38-40页
       ·苯并氮硫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第40-43页
     ·双环内酯的合成第43-52页
       ·二烯取代基对立体选择性的影响第45-46页
       ·桥链取代基对立体选择性的影响第46-48页
       ·路易斯酸催化剂对立体选择性的影响第48-49页
       ·酶促/D-A串联合成光学纯双环内酯第49-52页
 参考文献第52-64页
第三章 基于氨基醇合成氮氧杂环反应调控研究第64-91页
   ·引言第64-65页
   ·实验部分第65-74页
     ·实验试剂第65页
     ·实验仪器及方法第65-67页
     ·羧酸乙烯酯的合成第67页
     ·氨基醇与羧酸乙烯酯反应第67页
     ·羧酸乙烯酯的表征数据第67-69页
     ·氨基醇衍生物的表征数据第69-74页
   ·羧酸乙烯酯的合成第74-77页
   ·基于氨基醇合成氮氧杂环反应的调控第77-90页
     ·氨基醇反应产物结构的确定第78-82页
     ·氮氧杂环产物构型的HPLC研究第82-86页
     ·溶剂对反应选择性的影响第86-87页
     ·羧酸乙烯酯结构对反应的影响第87-88页
     ·基于氨基醇的成环反应可能机理第88-90页
   ·小结第90页
 参考文献第90-91页
第四章 吗啉-2-酮与吗啉-3-酮的选择性合成方法第91-126页
   ·引言第91-92页
   ·实验部分第92-109页
     ·实验试剂第92页
     ·实验仪器及方法第92-93页
     ·N-取代氨基乙醇的制备第93页
     ·吗啉酮的合成第93-94页
     ·N-取代氨基乙醇产物的表征数据第94-97页
     ·吗啉-2-酮产物的表征数据第97-103页
     ·吗啉-3-酮产物的表征数据第103-109页
   ·N-取代氨基乙醇衍生物的合成第109-111页
     ·苄基氨基乙醇的合成及其结构分析第109-111页
     ·一系列N-取代氨基乙醇衍生物的合成第111页
   ·吗啉-2-酮与吗啉-3-酮的选择性合成第111-120页
     ·N-苄基-3-乙酰乙烯酯-吗啉-2-酮的合成及结构分析第112-114页
     ·N-苄基-2-乙酰乙烯酯-吗啉-3-酮的合成及结构分析第114-117页
     ·选择性合成吗啉-2-酮与吗啉-3-酮的影响因素第117-118页
     ·反应的可能机理第118-120页
   ·水相中高选择性快速合成吗啉-2酮第120-124页
     ·水量的影响第120-121页
     ·温度的影响第121页
     ·底物结构的影响第121-122页
     ·水相中合成反应的可能机理第122-124页
   ·小结第124-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26页
第五章 苯并氮杂环化合物的绿色合成方法研究第126-156页
   ·引言第126-127页
   ·实验部分第127-138页
     ·实验试剂第127页
     ·实验仪器及方法第127-128页
     ·丁炔二酸酯的合成第128页
     ·苯并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第128页
     ·丁炔二酸二甲(乙)酯产物的表征数据第128-129页
     ·苯并杂环化合物的的表征数据第129-138页
   ·苯并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第138-147页
     ·3,4-二氢-2H-1,4-苯并噻嗪-3-酮的合成及结构分析第139-141页
     ·3,4-二氢-2H-1,4-苯并噁嗪-3-酮的合成及结构分析第141-143页
     ·3,4-二氢-喹喔啉-2(1H)-酮产物的合成及结构分析第143-145页
     ·基于反丁烯二酸二乙烯酯的苯并杂环的合成及结构分析第145-147页
   ·苯并氮杂环化合物合成的影响因素第147-152页
     ·溶剂的影响第147-148页
     ·温度的影响第148页
     ·底物浓度的影响第148-149页
     ·底物结构对成环的影响第149-150页
     ·不同二酸酯对成环的影响第150-152页
   ·成环反应的可能机理第152-153页
   ·小结第153-154页
 参考文献第154-156页
第六章 Trans-与Cis-双环内酯化合物的选择性合成第156-179页
   ·引言第156-157页
   ·实验部分第157-164页
     ·实验试剂第157-158页
     ·实验仪器及方法第158页
     ·三烯酯衍生物的酶促合成第158-159页
     ·Trans-双环内酯化合物合成第159页
     ·Cis-双环内酯化合物合成第159页
     ·三烯酯衍生物的表征数据第159-161页
     ·双环内酯化合物的表征数据第161-164页
   ·三烯酯衍生物的酶促合成第164-168页
     ·1,3,8-壬三烯的合成及结构分析第164-165页
     ·酶源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第165-166页
     ·溶剂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第166-167页
     ·酶浓度对酶促酯化反应的影响第167-168页
     ·底物对酶促酯化反应的影响第168页
   ·双环内酯化合物合成第168-172页
     ·双环内酯4a的合成及结构分析第168-171页
     ·溶剂对D-A反应的影响第171-172页
     ·C1,C9取代基对D-A反应的影响第172页
   ·Trans-与Cis-双环内酯化合物选择性合成第172-176页
     ·酶促/化学法串联一锅法合成Trans构型双环内酯化合物第173-174页
     ·水相一锅法合成Cis构型双环内酯化合物第174-176页
   ·小结第176-177页
 参考文献第177-179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79-18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82-184页
致谢第184页

论文共1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辣根过氧化物酶新型电极的构筑与自组装研究
下一篇:应用家蚕杆状病毒表面展示技术生产人用禽流感疫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