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

番茄菌根形成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及内源茉莉酸的调节作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主要符号表第7-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16页
   ·菌根形成的生物学意义第9-10页
   ·丛枝菌根真菌形成与激素茉莉酸的作用第10-12页
     ·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激素的作用第10页
     ·丛枝菌根真菌与激素茉莉酸第10-12页
   ·丛枝菌根真菌对蔬菜的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2-15页
     ·丛枝菌根真菌对蔬菜的的影响第12-13页
     ·番茄植株对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的生理生化影响第13-15页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5-16页
第二章 实验的材料与方法第16-25页
   ·实验材料第16页
   ·实验方法第16-25页
     ·试验设计与管理第16页
     ·菌根侵染第16-17页
       ·菌根侵染率的测定第16-17页
     ·生理指标的测定第17-23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测定(SOD)第17-19页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POD)第19页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CAT)第19-20页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MDA)第20页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Pro)第20-21页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SS)第21-23页
     ·同工酶活性的测定第23-25页
       ·实验方法第23页
       ·实验药品的配制第23-25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和分析第25-37页
   ·菌根侵染第25-27页
   ·保护酶活性第27-30页
     ·SOD 活性第27-28页
     ·POD 活性第28-29页
     ·CAT 活性第29-30页
   ·MDA 含量第30-31页
   ·可溶性糖含量第31-32页
   ·脯氨酸含量第32-33页
   ·同工酶活性第33-37页
     ·SOD 同工酶活性第33-35页
     ·POD 同工酶活性第35-37页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第37-39页
   ·讨论第37-38页
     ·菌根的形成与抗氧化酶的活性第37页
     ·菌根侵染第37-38页
   ·结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5页
致谢第45-46页
个人简历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源水杨酸和乙烯对低温胁迫下拟南芥几种生理指标的调节
下一篇:海南省跳蛛科两新属(蜘蛛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