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激烈的市场竞争 | 第8-9页 |
·新型合作方式的出现 | 第9-1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论文的框架与研究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基本概念界定与说明 | 第14-16页 |
2 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6-33页 |
·跨组织合作相关研究述评 | 第16-20页 |
·跨组织合作的界定 | 第16页 |
·跨组织合作出现的动因 | 第16-18页 |
·跨组织合作的结构 | 第18-19页 |
·跨组织合作的形式 | 第19-20页 |
·供应商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综述 | 第20-29页 |
·供应商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发展状况 | 第20-21页 |
·供应商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动机 | 第21-23页 |
·供应商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的风险研究述评 | 第23-24页 |
·供应商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的供应商角色 | 第24-29页 |
·绩效评价相关文献、理论评述 | 第29-33页 |
·解释绩效的理论基础 | 第29-31页 |
·绩效评价研究的演进 | 第31-33页 |
3 概念模型及研究假设 | 第33-44页 |
·供应商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及其绩效 | 第33页 |
·主要研究的概念模型 | 第33-34页 |
·研究假设 | 第34-44页 |
·供应商自身的能力与其绩效的关系 | 第34-37页 |
·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和供应商绩效 | 第37-38页 |
·供应商参与的策略对其绩效的影响 | 第38-40页 |
·合作中权力依赖结构的影响 | 第40-41页 |
·合作关系演进阶段的作用 | 第41-44页 |
4 研究设计 | 第44-52页 |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44页 |
·变量的测度 | 第44-49页 |
·研究变量的选择 | 第44-46页 |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 第46-48页 |
·问卷设计 | 第48-49页 |
·数据的收集 | 第49-50页 |
·调查对象的确定 | 第49页 |
·答卷者的选择 | 第49-50页 |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50页 |
·数据分析方法的运用 | 第50-52页 |
5 数据处理 | 第52-89页 |
·小样本数据测试 | 第52-54页 |
·大样本数据整理和样本基本情况 | 第54-58页 |
·答卷者学历的频次分布 | 第55页 |
·工作年限的描述 | 第55页 |
·工作部门的频次分布 | 第55-56页 |
·描述答卷者的工作职务 | 第56页 |
·工作职称的描述 | 第56-57页 |
·样本企业的性质 | 第57页 |
·样本的行业分布 | 第57-58页 |
·分析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 第58-61页 |
·测量量表的信度 | 第58页 |
·分析量表的内部效度 | 第58-61页 |
·外部效度的探讨 | 第61页 |
·供应商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及绩效的关注程度分析 | 第61-65页 |
·供应商对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关注程度差异分析 | 第62-63页 |
·供应商对其绩效的关注程度差异分析 | 第63-65页 |
·供应商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对其绩效的影响分析 | 第65-89页 |
·供应商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与其财务绩效的影响关系 | 第66-74页 |
·供应商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对其运作绩效的影响分析 | 第74-81页 |
·供应商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 | 第81-89页 |
6 数据分析结果讨论 | 第89-102页 |
·供应商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及其绩效关注程度分析结果的讨论 | 第89-91页 |
·供应商对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关注程度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89-90页 |
·分析供应商对其绩效关注程度产生的差异 | 第90-91页 |
·供应商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对其绩效影响的讨论 | 第91-97页 |
·分析供应商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对其财务绩效的影响 | 第91-93页 |
·供应商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及其运作绩效的影响关系讨论 | 第93-95页 |
·供应商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对其创新绩效影响的讨论 | 第95-97页 |
·概念模型的修正 | 第97-101页 |
·假设检验结果 | 第101-102页 |
7 结论及探讨 | 第102-105页 |
·本研究主要结论 | 第102页 |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 | 第102-103页 |
·理论贡献 | 第102-103页 |
·管理启示 | 第103页 |
·本研究的不足 | 第103-104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104-105页 |
致谢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3页 |
附录 | 第113-116页 |
附录1 调查问卷 | 第113-116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录用及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