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目录 | 第10-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9页 |
| ·关节置换术简介 | 第12-13页 |
| ·人工关节材料的研究及发展 | 第13-16页 |
| ·人工关节用金属材料 | 第14-15页 |
| ·人工关节用高分子材料 | 第15页 |
| ·陶瓷人工关节 | 第15-16页 |
| ·人工关节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6-20页 |
| ·关节无菌松动 | 第16-17页 |
| ·关节失效的原因 | 第17-20页 |
| ·金属材料人工关节的表面处理 | 第20-23页 |
| ·钛合金表面的离子氮化和氧扩渗处理 | 第20-21页 |
| ·金属假体表面生物陶瓷涂层处理 | 第21页 |
| ·研制粗糙面或多孔面人工关节 | 第21-22页 |
| ·表面碱热活性处理 | 第22-23页 |
| ·类金刚石薄膜的简介 | 第23-26页 |
| ·DLC薄膜沉积的人工关节的研究现状 | 第26-29页 |
| 第2章 实验方案及表征 | 第29-39页 |
| ·实验方案 | 第29-30页 |
| ·样品预处理 | 第30-31页 |
| ·薄膜制备 | 第31页 |
| ·薄膜的机械性能评价 | 第31-37页 |
| ·显微硬度测量 | 第31-33页 |
| ·纳米硬度测量 | 第33-34页 |
| ·膜基结合力测量 | 第34-36页 |
| ·摩擦磨损性能评价 | 第36-37页 |
| ·薄膜的结构、成分及形貌表征 | 第37-39页 |
| ·Raman光谱分析 | 第37-38页 |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38页 |
| ·AMBIOS XP-2台阶仪 | 第38-39页 |
| 第3章 钛过渡层对DLC薄膜的结合力的影响 | 第39-49页 |
| ·引言 | 第39-40页 |
| ·薄膜膜基结合力结果与分析 | 第40-44页 |
| ·洛氏压痕法 | 第40-42页 |
| ·划痕实验法 | 第42-44页 |
| ·薄膜的摩擦学性能及其他机械性能结果与分析 | 第44-48页 |
| ·循环式摩擦磨损实验 | 第44-45页 |
| ·往复式摩擦磨损 | 第45-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4章 钴铬合金表面多层类金刚石薄膜的制备 | 第49-68页 |
| ·薄膜力学性能分析 | 第50-52页 |
| ·薄膜摩擦学性能 | 第52-55页 |
| ·循环式摩擦磨损 | 第52-54页 |
| ·往复式摩擦磨损 | 第54-55页 |
| ·薄膜结构分析 | 第55-60页 |
| ·组成多层类金刚石薄膜的软硬非晶碳膜的XPS分析 | 第55-57页 |
| ·多层类金刚石薄膜的Raman光谱分析 | 第57-60页 |
| ·钴铬合金表面多层类DLC膜的进一步制备及性能评价 | 第60-67页 |
| ·薄膜的制备工艺及部分性能 | 第60-62页 |
| ·摩擦学性能检测结果及分析 | 第62-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5章 人工关节球头表面贴片沉积类金刚石薄膜及性能评价 | 第68-76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 | 第69-70页 |
| ·薄膜的厚度及表面粗糙度 | 第69-70页 |
| ·贴片样表面薄膜的摩擦学性能 | 第70-75页 |
| ·摩擦系数 | 第70页 |
| ·摩擦磨损测试后薄膜的表面形貌 | 第70-71页 |
| ·摩擦磨损测试前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变化 | 第71-73页 |
| ·摩擦磨损测试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磨损形貌 | 第73-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6章 多层类金刚石薄膜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第76-84页 |
| ·类金刚石多层膜在超硬铝基体上的应用 | 第76-79页 |
| ·超硬铝基体耐磨性能 | 第77-78页 |
| ·SiC与经DLC表面改性的超硬铝间的摩擦学性能 | 第78-79页 |
| ·45钢与经DLC表面改性间的超硬铝摩擦学性能 | 第79页 |
| ·类金刚石多层膜在不锈钢基体上的应用 | 第79-82页 |
| ·不同结构DLC薄膜在不锈钢表面的拉伸、弯曲实验 | 第80-81页 |
| ·类金刚石薄膜在不锈钢血管支架上的应用 | 第81-82页 |
| ·类金刚石多层膜在各种工模具材料上的应用 | 第82-84页 |
| 结论 | 第84-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9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