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园林植物栽培及应用技术论文--草坪与地被植物论文

贵州野生匍匐剪股颖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越夏生理动态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综述第11-20页
 1 遗传多样性第11-15页
   ·遗传多样性的含义第11-12页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原理和方法第13-15页
     ·形态学水平第13-14页
     ·生理生化水平第14页
     ·基于微卫星的分子标记技术第14-15页
       ·微卫星的产生第14页
       ·基于微卫星的分子标记类型第14-15页
         ·SSR标记第14-15页
         ·ISSR标记第15页
         ·RAMPS标记第15页
 2 居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第15-17页
   ·居群的概念第15-16页
   ·居群遗传结构第16页
   ·居群遗传结构的影响因素第16-17页
 3 植物抗旱抗热性第17-18页
 4 剪股颖种质资源研究概况第18-19页
 5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9-20页
第二章 贵州野生匍匐剪股颖形态遗传多样性第20-31页
 1.材料和方法第20-22页
   ·试验地概况第20页
   ·野生材料的收集第20-21页
   ·形态变异的观测指标和测定方法第21-22页
   ·统计方法第22页
 2.结果与分析第22-29页
   ·各居群形态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2-25页
   ·因子分析第25-27页
     ·因子分析检测第25-26页
     ·主成分的提取第26页
     ·各因子载荷矩阵分析第26-27页
   ·聚类分析第27-29页
     ·各类形态特征第28-29页
     ·聚类结果与居群关系第29页
 3.讨论第29-31页
   ·形态遗传变异第29页
   ·形态多样性指数第29-30页
   ·地理位置上的形态分化第30-31页
第三章 贵州野生匍匐剪股颖POD等位酶变异分析第31-39页
 1.材料和方法第31-33页
   ·试验材料第31页
   ·试验方法第31-32页
     ·试验试剂:第31页
     ·POD等位酶的提取第31页
     ·电泳第31-32页
     ·不连续电泳系统的优化第32页
   ·数据处理第32-33页
     ·相对迁移率的计算第32页
     ·酶谱的遗传学解释第32-33页
     ·聚类分析第33页
 2.结果与分析第33-36页
   ·不连续电泳系统优化结果第33页
   ·POD等位酶多样性第33-36页
     ·酶谱分析第33-35页
     ·POD等位酶遗传多样性分析第35页
     ·酶谱聚类分析第35-36页
 3.讨论第36-39页
   ·酶谱表型计算引起的差异第36-37页
   ·酶型与倍性之间的关系第37-39页
第四章 贵州野生匍匐剪股颖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第39-4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9-40页
   ·供试材料第39页
   ·剪股颖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第39页
   ·引物筛选、扩增及检测第39-40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4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0-41页
   ·ISSR-PCR扩增结果第40页
   ·贵州野生匍匐剪股颖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第40-41页
 3 讨论第41-43页
   ·匍匐剪股颖野生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第41页
   ·混合取样法对群体遗传学统计量的影响第41-42页
   ·匍匐剪股颖野生居群保护第42-43页
第五章 贵州野生匍匐剪股颖越夏生理动态研究第43-53页
 1.材料和方法第43-45页
   ·试验地概况第43-44页
   ·试验材料第44页
   ·匍匐剪股颖越夏形态及生理变化研究第44-45页
     ·形态变化观察第44页
     ·叶绿素含量测定第44页
     ·电导率测定第44-45页
     ·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第45页
   ·试验数据处理第45页
 2.结果与分析第45-49页
   ·形态变化第45-46页
   ·叶绿素含量变化第46-47页
   ·细胞膜相对透性变化第47-48页
   ·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第48页
   ·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价第48-49页
 3 结论第49页
 4 讨论第49-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岩生植物丛毛羊胡子草抗旱性研究
下一篇:亚热带区域三种冷季型草坪草夏季休眠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