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思路和框架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5-16页 |
第2章 洋山保税港区口岸物流现状及问题 | 第16-26页 |
·洋山保税港区口岸物流发展现状 | 第16-18页 |
·基础设施 | 第16-17页 |
·保税政策 | 第17-18页 |
·运营现状 | 第18页 |
·洋山保税港区口岸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18-26页 |
·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物流成本增加 | 第18-20页 |
·港区分离,口岸物流流程复杂 | 第20-21页 |
·功能整合困难,政策优势不能体现 | 第21页 |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减少,保税优势减弱 | 第21-22页 |
·国际国内港口间竞争加剧 | 第22-24页 |
·物流运作滞后,物流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 第24页 |
·本地物流业没有形成规模 | 第24-25页 |
·物流园区开发经营存在问题 | 第25-26页 |
第3章 国际先进港口口岸物流发展经验借鉴 | 第26-31页 |
·自由港政策 | 第26-27页 |
·口岸税收鼓励和优惠措施 | 第27-28页 |
·口岸通关 | 第28-29页 |
·临港物流园区的发展 | 第29-31页 |
第4章 洋山保税港区口岸物流需求量预测 | 第31-45页 |
·口岸物流需求量预测概述 | 第31-32页 |
·口岸物流需求预测内容 | 第31页 |
·口岸物流需求预测思路和方法 | 第31-32页 |
·洋山保税港区口岸外贸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 第32-39页 |
·上海港腹地集装箱生成量预测 | 第32-36页 |
·上海港沿海内支线中转量预测 | 第36-37页 |
·上海港国际集装箱中转量预测 | 第37-38页 |
·洋山港区口岸外贸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 第38-39页 |
·洋山保税港区口岸保税物流处理量预测 | 第39-42页 |
·外高桥保税区物流发展及经验借鉴 | 第39-41页 |
·洋山港区保税物流需求量预测 | 第41-42页 |
·洋山港区保税仓储面积需求量预测 | 第42-45页 |
第5章 洋山保税港区口岸物流需求调查与分析 | 第45-56页 |
·口岸物流需求现状和趋势 | 第45-49页 |
·企业所在地及洋山保税港区投资意向 | 第45-46页 |
·企业物流服务内容现状及未来发展规划 | 第46-49页 |
·洋山保税港区口岸物流服务质量调查与分析 | 第49-56页 |
·口岸物流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52页 |
·口岸物流服务质量满意度评价 | 第52-56页 |
第6章 洋山保税港区口岸物流发展对策与建议 | 第56-72页 |
·洋山保税港区口岸物流发展目标 | 第56-60页 |
(1) 以保税仓储为基础的采购配送 | 第56-57页 |
(2) 以多式联运为手段的货物集散 | 第57-58页 |
(3) 以客户服务为导向的物流增值服务 | 第58-59页 |
(4) 以信息平台为支撑的物流信息服务 | 第59页 |
(5) 功能配套和功能拓展 | 第59-60页 |
·创新保税监管政策,改善口岸物流环境 | 第60-67页 |
·创新监管理念 | 第60-61页 |
·改进监管模式 | 第61-66页 |
·开展区域联动 | 第66-67页 |
·优化口岸通关流程,提高口岸物流效率 | 第67-70页 |
·完善出口货物“先报关、后进港”通关模式 | 第67-68页 |
·创新进口集装箱通关模式,实行进口货物预报关制度 | 第68页 |
·深化“属地申报,口岸验放”转关模式 | 第68-69页 |
·推动“关检”联合查验,避免口岸二次开箱 | 第69-70页 |
·加快物流要素集聚,建设口岸物流枢纽 | 第70-72页 |
·实行物流园区开发企业战略转型,发挥对物流市场的引领作用 | 第70页 |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加快国际物流要素的集聚 | 第70页 |
·加强物流资源整合,积极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 | 第70-71页 |
·积极开发和拓展保税港区物流园区功能 | 第71-72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5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