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文献综述 | 第8-13页 |
1 引言 | 第13-17页 |
·~(60)CoΓ射线辐射技术 | 第13-14页 |
·DNA 分子标记技术 | 第14页 |
·RAPD 分子标记技术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1页 |
·材料 | 第17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17-18页 |
·主要仪器 | 第17页 |
·主要试剂 | 第17-18页 |
·方法 | 第18-21页 |
·蝴蝶兰材料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 | 第18页 |
·生物学性状的观察 | 第18页 |
·DNA 的提取及检测方法 | 第18-19页 |
·RAPD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19页 |
·聚类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0-2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31页 |
·蝴蝶兰植物学性状的分析 | 第21-22页 |
·蝴蝶兰基因组DNA 的电泳检测 | 第22页 |
·RAPD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22-25页 |
·Taq 酶和dNTPs 浓度对RAPD 扩增的影响 | 第22-23页 |
·dNTPs 浓度和MgCl_2 浓度对RAPD 扩增的影响 | 第23-24页 |
·不同引物浓度对RAPD 扩增的影响 | 第24页 |
·不同退火温度对RAPD 扩增的影响 | 第24-25页 |
·PCR 最佳反应体系的建立 | 第25页 |
·RAPD 引物筛选 | 第25-26页 |
·蝴蝶兰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6-27页 |
·聚类分析 | 第27-28页 |
·A 品种变异的蝴蝶兰特异性条带分析 | 第28-31页 |
4 讨论 | 第31-34页 |
·~(60)CoΓ射线辐照处理的特点 | 第31页 |
·RAPD 技术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 第31-32页 |
·蝴蝶兰最佳辐照剂量 | 第32页 |
·A 品种蝴蝶兰变异花朵的表现型与基因型 | 第32-34页 |
5 结论 | 第34-35页 |
·建立了蝴蝶兰RAPD 分析的最佳反应体系 | 第34页 |
·RAPD 聚类分析结果 | 第34页 |
·辐照对不同品种蝴蝶兰的变异效果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附录A A 品种蝴蝶兰对不同引物扩增的RAPD 图谱 | 第39-45页 |
附录B B 品种蝴蝶兰对不同引物扩增的RAPD 图谱 | 第45-50页 |
附录C C 品种蝴蝶兰对不同引物扩增的RAPD 图谱 | 第50-53页 |
附录D D 品种蝴蝶兰对不同引物扩增的RAPD 图谱 | 第53-58页 |
附录E 对照及变异的蝴蝶兰照片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