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我国亲告罪及其完善
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亲告罪概述 | 第10-17页 |
第一节 亲告罪的概念及特征 | 第10-13页 |
一、亲告罪的概念 | 第10-12页 |
(一) 亲告罪的定义 | 第10-11页 |
(二) 亲告罪与相关概念辨析 | 第11-12页 |
二、亲告罪的特征 | 第12-13页 |
第二节 亲告罪的历史发展及现状 | 第13-17页 |
一、我国亲告罪的历史发展及现状 | 第13-15页 |
(一) 新中国成立前亲告罪的历史发展 | 第13页 |
(二) 新中国成立后亲告罪的历史发展 | 第13-14页 |
(三) 我国亲告罪的现状 | 第14-15页 |
二、国外亲告罪的历史发展及现状 | 第15-17页 |
(一) 国外亲告罪的历史发展 | 第15页 |
(二) 国外亲告罪的现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我国现行亲告罪的缺陷 | 第17-24页 |
第一节 亲告罪在实体上存在的问题 | 第17-20页 |
一、亲告罪的范围过窄 | 第17-18页 |
二、侵占罪的全部亲告模式不妥当 | 第18-20页 |
第二节 亲告罪在程序上产生的困境 | 第20-24页 |
一、被害人的追诉困境 | 第21-22页 |
二、侦查、检察机关误受理的处理困境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有关亲告罪完善的立法思考 | 第24-35页 |
第一节 亲告罪立法完善的价值取向 | 第24-28页 |
一、传统理论上对亲告罪立法价值的解读 | 第24-26页 |
(一) 亲告罪体现刑法的自由价值 | 第24页 |
(二) 亲告罪体现刑法的谦抑价值 | 第24-25页 |
(三) 亲告罪符合我国法律文化的要求 | 第25-26页 |
二、亲告罪立法价值取向的新视角 | 第26-28页 |
第二节 完善亲告罪立法的建议 | 第28-35页 |
一、适当扩大亲告罪的范围 | 第28-31页 |
(一) 扩大亲告罪范围的观点 | 第28-29页 |
(二) 关于适当扩大亲告罪范围的建议 | 第29-31页 |
二、完善侵占罪的告诉方式 | 第31-32页 |
(一) 完善侵占罪告诉方式的观点 | 第31页 |
(二) 关于侵占罪告诉方式的建议 | 第31-32页 |
三、完善亲告罪的诉讼模式 | 第32-35页 |
(一) 各国亲告罪的诉讼模式 | 第32-34页 |
(二) 关于亲告罪诉讼模式的建议 | 第34-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