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潘地区白龙江隆起西段晚中生代沉积特征与盆地演化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前言 | 第10-16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区域地质资料 | 第10-11页 |
·沉积环境与沉积盆地分析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论文工作量 | 第15-16页 |
2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6-23页 |
·区域构造特征 | 第16-17页 |
·区域地质演化特征 | 第17-18页 |
·印支期 | 第18页 |
·燕山期 | 第18页 |
·研究区内岩石地层特征 | 第18-23页 |
·前侏罗纪地层 | 第18-20页 |
·侏罗纪地层 | 第20页 |
·白垩纪地层 | 第20-21页 |
·第四纪地层 | 第21-23页 |
3 侏罗-白垩纪地层研究 | 第23-37页 |
·晚中生代盆地分布范围及构造特征 | 第23页 |
·实测剖面描述 | 第23-26页 |
·早侏罗世甲秀沟甲秀组实测剖面 | 第24-25页 |
·晚白垩世热当坝热鲁组实测剖面 | 第25-26页 |
·晚中生代地层系统 | 第26-29页 |
·晚中生代地层对比 | 第29-37页 |
4 岩石学与岩相特征分析 | 第37-42页 |
·岩石学特征 | 第37-39页 |
·甲秀组岩石学特征 | 第37-38页 |
·热鲁组岩石学特征 | 第38-39页 |
·沉积岩相特征 | 第39-42页 |
·甲秀组岩相特征 | 第39-40页 |
·热鲁组岩相特征 | 第40-42页 |
5 沉积环境分析 | 第42-47页 |
·岩相组合与沉积相分析 | 第42-45页 |
·早侏罗世甲秀组沉积相分析 | 第42页 |
·晚白垩世热鲁组沉积相分析 | 第42-45页 |
·沉积环境 | 第45-47页 |
·早侏罗世沉积环境 | 第45页 |
·晚白垩世沉积环境 | 第45-47页 |
6 盆地形成与演化 | 第47-54页 |
·晚中生代尕海盆地的沉积特点 | 第47-49页 |
·地层与沉积特征 | 第47页 |
·晚中生代尕海沉积盆地发育对构造演化的响应 | 第47-49页 |
·晚中生代尕海盆地的构造特点 | 第49-50页 |
·晚中生代尕海盆地形成的构造背景 | 第49页 |
·晚中生代尕海盆地形成的主控断裂及其构造响应 | 第49-50页 |
·晚中生代尕海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 第50-52页 |
·走滑拉张盆地的概念 | 第50-51页 |
·尕海盆地形成与演化 | 第51-52页 |
·主要认识与存在问题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图版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