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论文--地震学论文--地震活动性、地震区域划分论文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地震活动性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5页
   ·引言第10-11页
   ·地震定位、震源机制解和相关研究简要回顾第11-13页
     ·地震定位简要回顾第11-12页
     ·震源机制解简要回顾第12页
     ·地震台阵技术概况第12-13页
     ·研究区相关研究概况第13页
   ·论文选题的依据和目的第13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二章 地震定位和震源机制解的理论和方法第15-29页
   ·地震定位的理论和方法第15-21页
     ·传统的几何定位方法第15页
     ·线性计算地震定位方法第15-20页
     ·非线性计算地震定位方法第20-21页
   ·震源机制解的理论和方法第21-29页
     ·P波初动方法第21-22页
     ·振幅比方法第22-28页
     ·矩张量反演方法第28-29页
第三章 地质构造背景与地震台阵建设第29-46页
   ·地质构造背景第29-39页
     ·区域构造演化第29页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第29-30页
     ·区域地貌与新构造运动特征第30-33页
     ·主要断裂构造及其活动性第33-39页
   ·地震台阵建设第39-46页
     ·台阵站点选择、布设及其技术要求第39-40页
     ·台站架设和数据采集第40-46页
第四章 地震数据处理与地震目录编制第46-60页
   ·台阵记录及其数据质量第46-51页
   ·地震定位第51-54页
   ·震源机制解第54-55页
   ·历史地震目录编制第55-60页
     ·所用地震资料第55-56页
     ·地震目录编制第56-60页
第五章 地震活动性分析第60-75页
   ·资料完整性分析第60-62页
     ·台阵地震资料与中国地震台网地震资料的对比第60页
     ·大小地震频数比例关系第60-62页
   ·地震时空分布特征第62-67页
     ·地震时间分布特征第62-63页
     ·地震空间分布特征第63-67页
   ·地震与深部构造和地球物理场的关系第67-72页
     ·地震与地壳厚度的关系第67-69页
     ·地震与布格重力异常的关系第69-70页
     ·地震与航磁异常关系第70-72页
   ·构造应力场特征第72-75页
     ·地质资料反映的构造应力场特征第72页
     ·震源机制解第72-75页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第75-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致谢第82-83页
附录I第83-90页
附录II第90-96页
作者简介、科研实践及发表论文第96-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随钻地震波场数值模拟研究
下一篇:利用DEMETER卫星电场数据对汶川地震的电离层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