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国际烟草行业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国际烟草行业发展趋势 | 第12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中国烟草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5-21页 |
·中国烟草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 | 第15-18页 |
·中国烟草行业企业的基本概况 | 第15-16页 |
·中国烟草行业企业的基本特征 | 第16-18页 |
·中国烟草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 | 第18-21页 |
·烟草行业企业向规模化发展 | 第18页 |
·科技成为烟草行业企业竞争的焦点 | 第18-19页 |
·人才将成为烟草行业企业竞争的核心 | 第19页 |
·烟草行业企业向集团化、国际化发展 | 第19-21页 |
第3章 WTO和《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对中国烟草行业企业的影响 | 第21-27页 |
·世贸规则与《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内容 | 第21-23页 |
·世贸组织规则 | 第21页 |
·《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基本内容 | 第21-23页 |
·WTO和《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对中国烟草行业企业的影响 | 第23-27页 |
·有利因素 | 第23-25页 |
·不利因素 | 第25-27页 |
第4章 中国烟草行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33页 |
·目前中国烟草企业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 第27-28页 |
·政企不分,权责不明 | 第27页 |
·地方保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 第27-28页 |
·监督不到位,腐败时有发生 | 第28页 |
·烟草行业企业组织结构不尽合理 | 第28-29页 |
·缺乏灵活性的垂直管理 | 第28页 |
·企业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 | 第28-29页 |
·企业资源配置不合理 | 第29页 |
·政府对烟草行业的宏观管理有待加强 | 第29-30页 |
·烟草行业企业内部管理薄弱 | 第30-31页 |
·战略目标不够明确 | 第30页 |
·企业内部监控机制不健全 | 第30-31页 |
·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有待深入 | 第31页 |
·烟草产品结构不合理 | 第31-33页 |
第5章 烟草行业企业的发展对策 | 第33-45页 |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建立烟草市场新秩序 | 第33-34页 |
·加大对烟草行业的扶持力度 | 第33页 |
·建立和完善融资体系 | 第33页 |
·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新秩序 | 第33-34页 |
·理顺体制,优化组织结构 | 第34-35页 |
·理顺体制有效管理 | 第34页 |
·继续优化调整组织结构 | 第34-35页 |
·选择正确的烟草行业企业的发展道路 | 第35-37页 |
·充分发挥中国烟草行业企业的自身优势 | 第35页 |
·建立烟草行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第35-36页 |
·加快烟草行业的科技进步 | 第36页 |
·走集团化发展的新路子 | 第36-37页 |
·加强烟草行业企业内部管理 | 第37-39页 |
·完善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 | 第37页 |
·强化烟草行业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 第37-38页 |
·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 | 第38-39页 |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 第39-41页 |
·"以人为本"开发人力资源 | 第39页 |
·为人才生存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 第39-40页 |
·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第40页 |
·完善薪酬分配制度 | 第40页 |
·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体系 | 第40-41页 |
·积极应对《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不利影响 | 第41-42页 |
·利用时间差,改进包装设计 | 第41页 |
·积极研发卷烟减害技术 | 第41-42页 |
·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 | 第42页 |
·加强烟草行业企业的营销管理 | 第42-45页 |
·确立中国烟草行业企业发展的品牌战略 | 第42-43页 |
·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混合型卷烟技术的研发 | 第43页 |
·探索烟草网络营销战略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