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网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双向NAT配置—一种在大型私有IP网络中引入公网业务的方法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WAP接入和NET接入方式的区别第9页
   ·私网与公网产生的原因第9-10页
   ·规模巨大的运营商私网第10-11页
   ·IP私网的局限性第11-13页
第二章 IP网络运行机制和网络地址转换第13-23页
   ·IP网络运行机制和网络地址转换第13页
   ·IP路由及包转发机制阐述第13-16页
     ·IP包转发第13-14页
     ·IP路由第14-15页
     ·路由协议简介第15-16页
   ·路由协议在大型私网中的应用分析第16-17页
   ·常规NAT机制分析第17-22页
     ·NAT产生的背景第17-19页
     ·常见NAT类型及产生背景第19页
     ·静态NAT和静态PAT第19-20页
     ·动态NAT第20-21页
     ·动态PAT(端口地址转换)第21-22页
     ·NAT技术的应用第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基于TCP/IP参考模型的公网业务引入方案第23-34页
   ·TCP/IP参考模型问题分析方法第23-28页
     ·TCP/IP参考模型第23-24页
     ·OSI参考模型简介第24-27页
     ·利用TCP/IP参考模型进行问题分析第27-28页
   ·网络层解决方案—二层VPN方式第28-29页
   ·互联网层解决方案—双向NAT第29-32页
   ·应用层解决方案—策略路由与SOCKET代理结合第32页
   ·几种方法优缺点分析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双向NAT配置方法实现第34-41页
   ·NAT操作方法实现第34-35页
   ·IP包头的地址修改和校验值调整第35-36页
   ·NAT表第36-37页
   ·双向NAT配置实例第37-39页
   ·双向NAT实现原理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五章 效能评估第41-50页
   ·PING联通性测试第41-43页
   ·TRACERT路由跟踪第43-46页
   ·LOAD RUNNER压力测试第46-48页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超短波战术电台综合业务单元设计
下一篇:基于HFC网Cable Modem远程监测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